第87章:喻梅萍买地(中)(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明末自由行 ”查找最新章节!

通判是正六品官员,在一个府衙人员没有定数,一般是一名。襄阳府有两名通判,因为一府的事物繁杂,需要分官负责管理,所以知府手下设有同知一人正5品,再下面就设有通判,再往下面还有推官,正七品。说白了同知是副知府,通判就是知府助理,一般佐掌清军、巡捕、管粮、治农、水利、屯田、牧马等等。襄阳是个大府,设了两名通判,两名通判分管治政和治农,土地属于治农的范围。

跟随汪知府进来的是一个精瘦的老头,汪知府介绍道:“这是王通判,土地的事宜由他负责,这一位是锦衣卫千户李大人,他是来商量购买襄阳城里土地一事!”

王通判作了个揖:“李大人,不知你要买哪里的地?”

喻梅萍插了一句:“王大人,你这里可有襄阳城西南的地图?”

“有有!两位要买城西南的地?那里可有点荒凉。”王通判有些失望。

“图纸有,我马上去拿!”不一会老头拿来了一卷图纸,一张一张的摊在桌上。

喻梅萍对襄阳城已经摸了个遍,直接用手指着地图大致画了个圈:“从十家庙往西,我大概要这么大一块地!”

王通判一看吓了一大跳,按照喻梅萍的画法,足足将近有60亩地,他看看眼前这个小姑娘,又朝李仲夷望望,心想你们两人到底是谁买地?怎么弄出个小女孩前来打头阵?

李仲夷看出了他的心思:“丫头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

“那好那好!”

“先说说地价吧!”喻梅萍看那老头眼睛在乱转,知道是个不好对付的人。

“眼下襄阳城里每亩地的地价是800两,有些地方是有价无市......”

砰的一声李仲夷猛的拍了一下桌子,冷冷的说道:“汪知府,你是什么意思?襄阳王府边上的地才值800两银子,这些边边角角的地方,你也敢开这个价?”

王通判头上的汗下来了,他这才刚刚想起对面的人是锦衣卫千户,那是个杀神,不是个随便拿捏的平头百姓,这件事应付的不好,脑袋都要丢。

他赶忙结结巴巴的回答:“李大人,我话还没说完,我刚才说的是襄阳闹市的地价,至于城西南这一块价格当然要便宜些,他看了看汪知府咬了咬牙,既然你大人看上这些地,那就以550两银子为一亩地的价格,李大人,你看怎么样?”

李仲夷没有理睬他,两眼却死死的盯着汪知府。

汪秋晟一看知道自己躲不了了,心里暗暗叹了口气:“李大人,本府也不瞒你说,围在襄阳城墙里的土地,低于400两银子一亩是不能卖的,这样吧,我们就以底价成交每亩400两,再多让我实在让不出来了。”

这里要说明一下,其实土地财政在历朝历代都有,直至后世,许多地方都是靠卖地来求生,大明的情况也差不多,不过奇葩的是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土包子,所谓财政,是收和支两条线,收就是税收,支是财政预算,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库充盈,而朱皇帝的脑回路有点短,他觉得把钱交上来还要退回去有点麻烦,还要增加一大批官吏,就直接规定,地方上把该留的分成留下,其余的上交国库,也就是说大明的官场里只有税务局,没有财政局,直接归户部管辖,朱元璋这一简化不要紧,这给他的子孙带来了无尽的麻烦,而且这是祖制谁都不敢改动,地方上把该留的钱足额留下,而上交国库的钱百般推诿,弄得大明朝廷的国库日趋萎缩,直至最后变成了老鼠的运动场。

汪知府刚才说的每亩400里,只不过是个基数,这是个红线,知府上下都知道这些钱不能贪没,而王通判刚才报出来的虚数,这中间大家都可以上下其手,即便不能踹口袋里,公费消费不成问题,吃饭喝酒青楼狎妓都可以找个由头报账,如今这一大块肥肉没了。

“那好吧!”喻梅萍知道自己占了个大便宜,也不在价格上跟他们纠缠了,她找了个尺子,拿起一支朱砂笔,在地图上仔细的描绘了一下,把自己需要的地方画了出来,抬头对王通判说:“王大人,你算一下这些一共多少亩地?”

王通判仔细的核了一遍,便报出了准确的数字:61亩。

“王大人,这中间我要修一条街,东连十家庙,长度大概60丈,这是襄阳的街道,这部分的土地不应该由我来出钱吧?”

王通判这时才对喻梅萍重视了起来,这小姑娘精的很,随口便问道:“你这条路准备修多宽?”

“四丈半!”

四丈半相当于13.5米。

王通判又吓了一跳,结结巴巴的说道:“姑娘,你是不是搞错了?襄阳王府前的陈侯巷才只不过三丈半宽,这已是襄阳城里最宽的路了,能并行4辆马车!”

喻梅萍摇了摇头:“我就是要建襄阳城里最宽的路,我要把这里建成襄阳最热闹的地方,路不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