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商战又起,(九)(2 / 2)

拿着手里这厚厚的一沓银票,这是崇祯近两个多月来听到的第1个好消息。这段时间以来,大明的老百姓被屠戮被抢劫,大明的城池一座座被陷入,大明的军队纷纷避战,清兵还没有到,他们便纷纷望风而逃,崇祯的耳朵里天天都是这样的坏消息,今天终于听到了一个好的消息。他热切的拉住了周奎的手,要他说说商行的经营情况,于是周奎便不厌其烦的把商行如何把便宜实惠又好的东西买给老百姓,百姓们如何争相购买,今后还准备收购各种原料,并且提高收购价格让大明的百姓得利等等,把大明日月商行的商业行为提高到了国富民强的高度,听的崇祯眉飞色舞高兴的说道:“朕总算在登基后为大明的百姓做了件好事,你们做得好,这样双赢的事你们今后要多做,还要把商行的事业做得更大,做得更远,多为大明的百姓谋福祉!当然后面的话他就没有说下去,为朕多搂点银子,朕实在是清苦穷的很啊!”

周奎又把自己商行里面经营的商品当做礼物一样一样的拿给崇祯看,并告诉崇祯,这些东西好在哪里,大明的南方那些商人要卖什么价,我们只买什么价,反正把对手贬得一塌糊涂,把南方那些黑心商人的事也都放在了桌面上。其实崇祯又何尝不知,他只是拿不出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也没有得力的人手去制约,只能看着他们去祸害大明的百姓,如今有了日月同辉商行,崇祯便乐的开怀大笑!

崇祯一高兴,把周皇后也叫了来,周皇后一看这些东西确实都是好东西,棉布和丝绸的门幅这么宽,特别是棉布布泽细腻,色彩鲜艳,还印上了花,再一听价格又这么便宜,便对崇祯说:“皇上,宫里的采办的太监应该告诉他们一声,把这些东西的质量和价格列一个标准,这样宮里每年可以节省不少银子!”

听到省钱崇祯是最高兴的,马上令王承恩把负责采买的太监叫来,指着这些商品一样一样的报出了价格,让采买太监们必须按照这个来!

采买太监心里暗暗叫苦,这是一条利益链,有不少人上下其手,如果全按皇上的旨意来,那要断了不少人的财路,况且宮里还指定了不少供货商,如果全要让他们按照这个来办,那可赔得连底裤都不剩,争着想要做皇商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赔钱的事谁又愿意干?可皇上的旨意又不能不照办,不过他看到这些商品确实质量不错,要比宮里原来采买的好的多,怪不得皇上和皇后不高兴,不过既然皇上有了旨意,他也可以拿着鸡毛当令箭,即便是价格便宜不下来,东西一定不能比下去,顺便还可以再多敲一点,!

哪里知道崇祯一时高兴,指着周奎说:“这些东西就是朕的老丈人的商行里卖出来的,你们还到外面去拐什么弯?直接就向日月同辉商行进,这件事让皇后来负责监督,只要你们采买进来的东西比商行贵,质量比商行的差,朕就要办你们的罪!”

崇祯又回头对王承恩说:“皇后的事你也帮忙关照点,别让这些家伙钻了空子,朕不光要能勤政,还要会持家!”

这样一来,所有采买的路都被堵上了,采办太监只能点头应承,回去再去找人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浑水摸鱼,不过这样一来伸手的空间已经大大缩小,他心里暗暗想道:各路大仙,各方供货的神圣,这可怪不得我,皇上明察秋毫,你们还是另找财路吧,看如今的情形,我伺候不了你们了!

其实像周奎这种市井俗人,哪里说得上这么多的大道理。喻梅萍他们早就料到,南方的士绅会在朝廷上反扑,他们通过李叔夷,反复的教周奎在崇祯面前应该怎么说,先要把皇上说动,再要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原来皇上是不得利的,现在他尝到了甜头,皇上也不是个笨人,你们上下合起来糊弄我,税收一年比一年差,还朝堂一致逼着我横征暴敛,你们江南那些绅士们干的事我不是不清楚,钱都进了你们的口袋,我现在有了方法,当然也会反制你们,朝堂上其实就是个双方博弈的地方,不光要讲理,还要摆证据。

商行背后最大的倚仗就是皇上,皇上一定不能在朝堂上被他们难倒,所以需要周奎不停的在崇祯耳边吹风,给崇祯输送子弹,输送证据,让崇祯在朝堂上不是两眼一抹黑,即便不是智珠在握也要有反击的能力!

反正喻梅萍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捣乱!你们南北双方的缙绅官僚们斗得越厉害越好,渔翁在边上坐着呢!(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