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定襄称王(2 / 2)

明生传 庸石君 1892 字 2022-12-16

当先便是军制,这却是让明生煞费脑筋,先是四海内部商议,又同各部头人协商,几番折腾之下,终于搞出了一个勉强可以接受的方案。

鉴于六郡领地一地双属,也即蒙古汗账同四海两属,军制亦是采用两种不同编制,分定襄军,汗账军。

所谓定襄军,自然是定襄王之军,也即四海军队。

一应制度与四海其他军队等同,只接受定襄王统管,蒙古王公勋贵无权干涉,便是可汗太后也与之无关。

驻守郡城,可在六郡之地自由募兵,诸部不得以任何原因任何手段阻挠募兵。

所谓汗账军,自然是隶属可汗之军队,遵循旧制,暂时不予变动。

定襄军以军团建制,设三师,以原沙尔沁军为基础扩编,军团长由赵明生暂代,副军团长由邓暄暂代,客军建制不动,暂时协理驻守。

这就不是一个短时间能完成的任务,自愿入定襄军的蒙人必然是少数,多是无地游民或者无依无靠的小部落才会有此打算。

大部落就不要想,数百年形成的部落族群,不是四海几句话几颗糖就能动摇的,自有其内在的传统,不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且定襄军也不可能以蒙人为主,语言障碍是次要,勇武善射也不为明生所看重,单只信任这一条就决定了定襄军一定要以明人为主,蒙人为辅。

这就只能等待大量的流民前来,否则客军就无法脱身。

汗账军以团为建制,一团三千人左右,由投靠之察哈尔嫡系以及茂明安部整编而来,其实也就是那几个婆娘留下来的嫁妆,另有几个大部亦被明生拉过来充数,这其中就包括原鄂尔多斯部,达拉部,茂明安部。

得六团,近两万人马,此为常设军,不事生产,专为征战之事,协同定襄军驻防各城。

至于其他中小部落之勇士,则勒令其回归本族之地,专心放牧之事。若有志从军,可报名定襄。

这汗账军本就为明生所不喜,是迫不得已的妥协,自然不能弄的太过庞大,否则主客颠倒,岂不是成了笑话。

这六团人马都是为了安抚诸王公的不得已之举。

明生就苦笑,想起了后世的日本关东军同伪满军,二者的关系何其相似。

其次为民治,各部原有领地不变,制度不变,维持现状。上缴汗账之所得一如旧制,只是被明生缩减了三成份子,投桃报李,算是对诸部投靠的回馈。

遁走夷灭的部落领地收归定襄,无主之土亦是收归定襄,算起来可占据六郡之半数,扣除黄沙戈壁之地,约有四分之一强之土地是实实在在的握在四海手中。

这些土地就是为明民所备,放牧也好,开垦也罢,王公勋贵无权过问。

可话虽如此,地有贫瘠肥沃之分,留下来的部族自然希望得到膏腴之地,人家本就是地主,你四海是外来户,也不能一点人情不通,恶了关系。

更有几个婆娘狂吹枕边风,这就是一番勾心斗角。

无奈之下,明生将土地分四等。

甲等土地临水近河,适合灌溉,为耕地。

乙等土地草场丰茂,地势起伏,为牧场。

丙等土地草场贫弱,略有风沙,为休牧之地。也即放牧一年,空置一年,以保土地不失其力,风沙渐少。

丁等土地为风沙之地,少植被多黄沙,禁牧禁耕。

甲乙丙丁四者可置换,兑换比率为1:2:4:16。既四亩休牧之地可置换两亩牧场,而两亩牧场可置换一亩耕地。

你等不是叨逼叨的都对自家的领地不满么?有嫌弃少的,有嫌弃贫的,本王满足你们!

想要地盘大?好,让出一亩耕地,便可得十六亩沙地。想要肥沃之土?可以,但你必须舍去原有的部分牧场。

那黄沙之地就是拿出来恶心人的,就没有哪个傻赑部落将驻地安顿在隔壁沙漠的,更不可能拿自家的牧场换那无用之地。

此举却是将诸部陷入尴尬之中,那休牧之地的部落自是高兴的合不拢嘴,换!赶紧换!

可那近水有膏腴之地的部落就比较难做,耕田专业不对口,甲乙之地对放牧来说没有太大的分别。换吧,心有不甘。不换吧,就会同更加广大的牧场失之交臂。

可定襄王的政令却是令人挑不出其中的错漏。

草原是牧民的根本,保护草原有错?

人是杂食动物,不能只吃肉,米粮面食也是需要的,开垦耕地有错?

委屈巴巴的娜木钟同苏泰率先置换,其他几家紧随。

来之不易!

四海终是直接控制了黄河两岸半数可耕之地。万事俱备,只待流民前来!

...(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