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巡城(1 / 1)

明天子 名剑山庄 1271 字 2023-01-14

于谦进入大殿的时候,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于谦浑身湿透,衣服全部贴在衣服之上,一根根头发都贴在脸上。一时间根本就认不出是于谦。于谦走过地面上,都流下一道清晰的水渍。无数水滴还顺着于谦的身体向下流淌。朱祁镇也大吃惊,说道:“于先生,你这是------”于谦说道:“臣失礼,请陛下责罚?”朱祁镇说道:“先生可是去巡城了?”于谦说道:“昨日地动之后,臣就带人巡视全城,各处损害房屋有数千余座,死伤百姓近千人。而且昨夜大雨瓢泼,百姓无处安身,臣已经征用全城寺庙,令百姓暂居,臣已经开顺天府仓,赈济灾民。”朱祁镇听了,暗地惭愧。昨日朱祁镇仅仅是担心宫内,完全没有想到外面的事情。须知的,紫禁城乃是经过精心选址,又是不知道工匠精心建造出来的,即便如此,在这一次地震之中,也倒了几座旧房子。外面的百姓,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决计比紫禁城中要难过的多。朱祁镇说道:“于先生辛苦了,朕这就下令户部赈济灾民。”于谦立即说道:“臣以为此刻最重要的事情,并非赈济,而是速速想办法泄洪,北京城已经开始内涝了。”“昨日地震,虽然仅仅有数千座民房受损,但是还有大量房屋,勉强可以住人,此刻有不少百姓居住。”“一旦被水泡了,估计也难免倒塌。”“所以,臣立即工部立即挖掘泄洪通道,甚至可以扒开城墙一段。”朱祁镇大吃一惊,说道:“居然到了这个地步了?”于谦说道:“陛下,北京选址的时候,北有潮白河,南有卢定河。”“宫城所在,乃是两河分水所在,属于最高处,宫城中的水,也能排入三海之中,毕竟在宫中自然不知道,外面百姓苦楚。内涝最多的地方,就是各城墙脚下,最深处,已经近丈了。”“臣虽然已经命令大开城门,但是还有很多地方的积水排不出去。”“臣以为问过北京老人,看着天色,这雨水估计还要再下几天。”“那时候的情势更加危急。”朱祁镇万万没有想到,事情已经危急到如此地步了。城市排水工程,即便放在后世也是一个大问题,不要放在这个时代了。虽然赣州城宋代城市排水工程,远胜过后世一些豆腐渣工程,但就觉得古代城市排水工程,就非常好,这是一个大大的错觉。尤其是对这个时间的北京城来说。为什么?因为北京城是一座新造的城市。从永乐年间大兴土木,到正统四年,北京城的收尾工程都还没有完工。排水工程并非没有。北京城中,有一部分是原来大都城,郭守敬当年营造的大都排水工程,有一些还发挥出作用。但是更多早就被城墙挡住了。北京城之中也有排水渠,最大就是从金水河,与三海工程,他们就是一个天然排水系统,营造北京城的时候,也有大小排水沟。但是人们的设计与现实是有差错的。即便是现代,还有很多设计,说得头头是道,一旦遇见事情,满不是那一回事,比如那些被淹的地下停车场,就很能说明问题。北京城也是这样。这个一次与地震一起来大雨,估计是北京城修建以来,第一次大水。北京城在设计上的种种弊端,在这一次暴漏无疑。朱祁镇看样杨士奇,杨士奇立即会意,说道:“陛下,一事不烦二主,这一件事情,就交给于大人吧。”朱祁镇说道:“朕正有此意。”他转过头对于谦说道:“于谦。”于谦立即行礼说道:“臣在。”朱祁镇说道:“朕命你为京城治水大使,京城各卫所,五成兵马司,工部各司,内廷各营造处都归你管理。朕也会让阮安去协助你。”“为朕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于谦说道:“臣遵旨。”朱祁镇说道:“王振。”王振说道:“奴婢在。”朱祁镇说道:“准备仪仗,朕与于卿出去巡城。”朱祁镇此言一出,杨士奇立即说道:“陛下,万金之躯,不可轻易涉险。”朱祁镇说道:“如果连京师于朕来说,还是危险之处,那么天下之间,何处是安全的地方?”杨士奇也不过是处于本职劝说一句,见朱祁镇如此,杨士奇也就不多话了。毕竟,今日之事,任谁一看,就知道对于谦大大有利。如果之前,于谦在朝廷百官之中,还觉得是将来的重臣,一定会被皇帝重用的大臣,但是而今任谁看来,于谦就是重臣了。杨士奇说道:“既然如此,臣等愿意扈从。”朱祁镇说道:“各位阁老愿意,那就跟着来吧。”朱祁镇随即说道:“诸位稍等,朕去见一下太皇太后。”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忽然反应过来。这一次,太皇太后其实也没有来。人们似乎也都慢慢习惯,太皇太后从朝堂之上撤出。朱祁镇从文渊阁下来,顿时觉得饥肠辘辘的,昨天忙了大半夜,今天天一亮,又与朝臣商议赈灾。刚才精神高度紧张,朱祁镇才没有感受到饿。而此刻一放松,顿时感觉到所有肠胃,道开始造反了。王振最有眼色,顿时将一包油纸配捧了出来。朱祁镇打开一看,却是一包牛肉干。朱祁镇仅仅是吃了一两条,垫垫肚子,就觉得好多了。王振说道:“陛下,要不要传膳?”朱祁镇捏着牛肉干,说道:“不用了。正事要紧。”不多时,朱祁镇就到了慈宁宫之中。太皇太后已经不在慈宁宫正殿之中,因为慈宁宫正殿,昨天被砸出一个大窟窿,此刻正有工匠在修补。太皇太后早就等着朱祁镇了,一见朱祁镇到了,就是说坐。却见太皇太后面前,已经摆着早饭了。就是四菜一汤。两荤两素。这就是朱元璋定下来的标准。太皇太后在宫中用餐,一般都不会超过这个标准的。除非是大宴,否则寻常时节,都是如此。也算是对朱祁镇的言传身教。朱祁镇也都习惯了。只是他而今有一点急,说道:“娘娘,孩儿就不吃了。”太皇太后说道:“什么事情都要吃过饭再做不迟。你不就是想与于谦一起巡城吗?我准了。不过,吃了饭再去。”朱祁镇一听,心中微微吃惊。朱祁镇虽然有信心说服太皇太后,但是那也是在一番言辞之后,却不想太皇太后连听都没有听,就批准了。朱祁镇只能坐下来,与太皇太后对坐。朱祁镇吃相很好,毕竟是从小训练出来的,几乎一举一动都透漏着雍容华贵。只是他吃得很快,他心中装着事情。不过片刻,就放下筷子了,说道:“娘娘,孩儿吃好了。”太皇太后其实并没有吃多少,也不知道是老人上了岁数,吃得自然就少了,还是太皇太后的心思都在朱祁镇吃饭上面。自己反而不多吃了。太皇太后也放下筷子,净手,说道:“你跟我来。”朱祁镇说道:“娘娘,外面还有事------”太皇太后说道:“耽搁不了你多少事情。”朱祁镇也没有办法,只好跟着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倒也没有走多远,不过在内室之中,翻出一个本账册,递给了朱祁镇说道:“我儿长大了,有些事情,我也该交代给你了。”朱祁镇拿着账册,随手一翻顿时吃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