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周虽然是瓦刺使团管事的人。但是明面上的负责的人。却不是张宗周,张宗周的身份不过一账房先生而已。在进入独石堡之后。张宗周感到了久违的汉人的气息。他其实也没有想过,有生之年,还能回到内地来。心中自然有无限的感慨。他很快就这些感慨都收了起来。他开始视察宣大的防务。宣大防务几年之内,才被兵部尚书给重新修缮过,很多修缮的痕迹很是非常新的。大城,千户堡,还有各种各样的烽火台,与壕沟木栅栏,再与当地的地势山脉整合在一起,简直是一道天然的防线。能够大军决战的地方,也不过数次。这一条防线,不应该是铜墙铁壁,而是一张大网,任何猎物进入这一带,都会因为种种原因被停滞,被阻塞,然后迎来与大明军队的正面决战。张宗周,心中暗道:“他日南下,最好不要在这一代决战。”越发深入张宗周就在宣府城下,看见一个新东西,就是他早已听说过不知道多少遍的驰道。但是很多的东西,不管别人说多少遍,都不及自己看一眼。张宗周仅仅是看了一眼,就心如死灰,呆呆的愣在那里好长一段时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这驰道看起来很简陋。不过是夯土地面上铺上两道木轨,而木轨下面有一道道枕木固定而已。但是张宗周看了好一段时间,平均不到一柱香的功夫,就有一辆马车奔驰而过,看车厢最少能装载十石粮食。别人不知道,张宗周作为瓦刺麾下汉人幕僚第一人,自然是很明白这代表什么,代表大明的后勤压力大大缓解。甚至代表大明对草原上的进攻能力正在恢复之中。大明对草原上进攻的慎重,一方面在于太宗后期数次出师无功,另一方面却是在于粮食的消耗。草原上运粮太难了。即便不算蒙古人对粮道的骚扰,单单说恶劣的自然环境,就让大明士卒望而却步了。太宗在北伐的时候,也饿过好几天肚子。减餐限量更是家常便饭。大明不是没有粮食,而是后面的粮食运不上来而已。有了这个办法,粮食运输的耗损大大减少。几乎就等于大明国力的攀升。寻常探子,自然不能如张宗周想得那么深刻。所以张宗周即便是知道大明在修一个名声驰道,但是具体情况还是不清楚的。“不能再等下去了。”张宗周心中暗道:“越等大明只会越强,南朝皇帝是一位英主。”张宗周还没有到京师,就已经将下定了决心。来到京师之后,瓦刺使团被要求在城外安置,而他们的安置地方,却是大明数支军队的包围之中。这是惯例了。当瓦刺使臣超过一千之后,这就是必然手段了。毕竟大明都城,天子脚下,总不能让瓦刺的军队自由活动吧,所以大部分瓦刺使团,都处于这一种半监管的情况下。、真正能自由出入营地的,不过是少数人而已。而张宗周自然在少数人手中。他带了两个侍卫,就走在大明的大街之上。北京城比许多年前繁华多了。这种繁华也是有很多原因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大明的国力整体上来说,还是蒸蒸日上的。北京作为大明都城,自然也在快速发展之中。其次就是朱祁镇在京师建立好些学员,水利学院等等学院的所有学生已经超过了万人。要知道这些上课的学生,大多都是富户。毕竟普通百姓是不可能上学的。这么多人口聚集,更是在北京城南形成一座小城了。其三就是北京独特吏员制度了。整个大明也就是北京这里,所有吏员都不是世袭的,而是考试进入的。类似于公务员。再加上北京城每年最少要数万两的收入,是整个大明最富裕的几个府之一。也能支撑起这样的体制。所以北京吏治要比其他地方都好一点,这样的情况,又吸引了人员聚集。张宗周却不知道其中细节,他却从货物粮价上看得出来,黄骅决口对大明的影响,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深。不过,他只是走马观花,他想要深入了解大明,就要见一见一个一直在北京城中的活着的人。只是北京城乃是锦衣卫的天下,可以说瓦刺每一个能进城的人,都在锦衣卫的监控之中,他想见谁,都要细密的安排。否则就是惹祸上身了。张宗周还在细细等待机会,却不知道,他所出的试探已经在内阁之中炸开了。文华殿。“臣以为万万不可。”胡濙满头白发都要竖起来了,他怒喝道:“有太宗之遗训,‘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蕃,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朝廷当鉴于两宋之教训,从无此举,而今区区瓦刺敢有辱天朝,臣虽年老,但尚能食斗,请一支兵马,擒此獠于陛下。”胡濙乃是太宗皇帝的心腹。他对很多事情,都不在乎,每日上朝也都是例行公事,颇有难得糊涂之态。但谁真认为他老糊涂,可就错了。胡濙对很多事情可以不在乎,但是对太宗身后名,却是在乎的。这一件事情,分明是打太宗皇帝的脸。胡濙万万不能忍受的。“胡先生坐下说话。”朱祁镇劝慰道。胡濙虽然说的厉害,但是朱祁镇却不敢将大军托付给一个文官,只能安抚下去再说。对和亲之事。朱祁镇也有非常冷静的判断。朱祁镇自然不想和亲了。明朝没有和亲的前例,朱祁镇也不想从他这里破了。但是他也要考虑现实情况。朱祁镇并不想现在与瓦刺开战。如果能拖住瓦刺,区区一个女人,朱祁镇才不在乎,反正不是大明正牌公主。但是很多事情,不能这样想。要考虑政治影响,正如胡濙所言。很多事情,其实并不是一个皇帝说什么就能一直坚持的,大明一直坚持不和亲,不妥协,其实是对两宋历史的反思。宋朝从来是一战就和,一和就忘,然后再战再和,再次苟安,直到被逼到大海里。这种惨烈的下场,让任何文官士大夫对和议,对和亲都是非常排斥的,更不要而今大明国力强盛。很多人的记忆还都活在太宗年间。活在大明军队对草原的全面压制的日子之中。他们怎么可能会同意和亲。所以这事情一传出去,定然有很多一批官员上书反对。胡濙只是其中之一。当然了,并非没有人支持。最大的支持者就是曹鼐。曹鼐说道:“太宗之遗训,臣不敢有一时或忘,但是此一时彼一时也。户部已经近乎空空如也了,大兵未动粮草先行。”“臣并不是同意和亲,而是应该与瓦刺缓和关系,虚以为蛇,拖过这一两年,黄河大工结束,想来瓦刺也不敢南下了。”朱祁镇也没有说什么。这个意见,其实是之前所有大臣的意见。否则瓦刺使臣明显超出了人数,为什么大同还下令要放行。就是因为黄河大工,调动了天文数字的银两。朱祁镇陷入了他登基以来最大一次财政危机,户部银库加内承运库一切不过七八百万两银子,北京天津各地的粮仓粮食总数不足千万石了。虽然大明各地的社会秩序并没有因为大灾有什么波动,连粮价都相对稳定,但是朝廷也为此付出了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