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私下聚会(1 / 1)

明天子 名剑山庄 1268 字 2023-01-14

这个时候诸王纷纷不平的走出皇宫。只是在皇宫之中,到处都是眼线,自然不敢多说什么。不过是眼神交流而已。甚至有些人双目向前,目不斜视,根本不回应其他人的目光。只是他们来到东华门门口,却见一个人,被褪去衣服,直露出一身丝绸内衣,被几个锦衣卫给压着。口中还塞着白布。此刻被牢牢的按在红木板凳之上。被几个锦衣卫一五一十的打在身上。噗噗做响。这声音并不响亮,但是看见这一幕的人都感觉,这棍子似乎是打在他们自己身上一样。这个挨打的人,虽然被按着结结实实的,但是此刻受疼不过,不住的扭动,就好像是一条白布大虫一般,双目瞪圆,额头之上,青筋爆出,满脸通红,满头大汗,因为嘴巴被堵住结结实实的,连惨叫都叫不出身来。只能沉闷的哼哼之声。“这不是楚王吗?”不知道谁说了一句。诸王一看,可不就是楚王吗?一瞬间他们感到一阵冷风吹过,整个人都冷飕飕的。他们岂能不明白皇帝的意思,是杀鸡儆猴。可见这些猴子都被吓住了。这些藩王实在是缺少斗争精神,一群养尊处优之人,能在朱祁镇面前力争,已经消耗了他们所有的勇气。而楚王的下场,已经摆在他们面前了。谁的亲王帽子,也不是什么铁帽子。而是皇帝给的,皇帝说谁是?皇帝说谁不是,就不是。如果谁真心反对封建之策,楚王就是他们的下场。一时间,所有亲王的怨气都消散了。有的只是冷意,他们在害怕。十王府之中。十王府一带,是朱祁镇安置亲王的地方,韩王等早些年迁到京师的藩王,早就在这里安置了。而今这些藩王一并过来,自然也是安置在这里。不过,比起藩王府地方,这地方虽然有不少园林,但很多藩王都觉得空间太小了。而韩王因为来的时间早,韩王府就成为他们的聚会的地方。并不是所有王爷都参与他们的聚会的。比如朱祁镇的几个儿子,自然不会参合这里的事情,燕王一脉的藩王,赵王。郑王,襄王,荆王,也都不在。这里只是是太祖一脉的聚会。韩王说道:“诸位王叔,王兄,也不要将南洋想的那么恐怖吗?我们这样的人,到哪里还能亏待了不成?放宽心放宽心。”周王冷哼一声,说道:“谁不知道韩藩早就想封建了,我们可没有你们那么大的野心,老老实实的在中原待着不好吗?南洋,去了不知道能不能活着,瘟疫可不长眼的。”周王一番话,说出了这些人的担心。一时间怨声四起。“好了。”还是晋王开口了,说道:“事已如此,说什么也都晚了,只能指望后辈子孙有得力的人,这事情就是他们的了,也让我在北京享清福。”“王叔可以在京师,我等却不能啊。”有人低声说了一句。晋王六十多岁的人了,自然可以援引朱祁镇的规定,自己留在京师,让世子去南洋就藩。只是其他藩王不少都才二三十岁,根本不可能逃得了的。晋王微微一叹,说道:“我说句心里话,别折腾了。当今这位功业,不下太祖太宗,而今他容忍我们,不就是顾忌一张脸面而已。真撕破脸了,我们都得不了好,就好像是楚王一般。”一提起楚王,这些藩王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想起了楚王在宫门处受刑的样子。更觉得浑身冷飕飕的。“难道就这样了?”蜀王说道:“我咽不下这一口气,特别是那个韩雍,他是什么东西,敢来参与天家大事。”蜀王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了所有人的反应,纷纷咒骂起韩雍起来。其实每一个人都明白。他们是不敢对朱祁镇如何,只能迁怒而已。只是这些王爷在朱祁镇的面前,好像是软包一样,但是毕竟是大明亲王,连起手来,力量也是相当的可观的。就在这些王爷众口一辞,咒骂韩雍,并商议如何对付韩雍的时候。另外一个王府之中。太宗一脉,襄王,赵王,郑王,荆王,正在叙话。襄王并没有直接劝说他们接受封建之事,而是说他带领数千士卒,与阿瓦王朝数次交战,其中跋山涉水,战马与战象,长矛,刀剑,火炮,如何排兵布阵。娓娓道来。襄王虽然有几分口才,但是与说书的人相比,却是差太多了,但这一切都襄王亲身经历的事情,所以说起来,分外动人。让几个王爷聚精会神的听着。襄王一边说,心中不由的飞到了麓川封地之中,毕竟封地之上有太多的事情。不知道世子能不能处理好。赵王忍不住问道:“王叔,后面怎么样了?”赵王朱见爵从辈分上来算,乃至襄王的侄子了。襄王淡淡一笑,说道:“还能怎么样?我虽然败了阿瓦一阵,但是阿瓦也是南疆强国,战象数以万计,真正比起来,比我麓川家底要厚多了。我能败他,他看着背后有朝廷,不敢与我为难,双方讲和而已。”赵王听了,似乎微微有些失望。襄王说道:“诸位,我们在国内,将会是什么局面,你们也都知道,但是到了海外,却是一片新天地,这才是大丈夫有所作为之时。切勿失了陛下之心,否则将来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毕竟在海外很多时候,都要靠着朝廷。”襄王这一番话,话中有话。这几个人心中明了,他们被襄王讲述的南疆征战之事,已经有几分心驰神往了,毕竟襄王说起来很容易。事实上也是,很多时候大战,也没有那么多奇谋妙策。似乎他们都能做到------这一点,却是另说了。他们对分封南洋的恐惧也都淡了几分。而此刻听起襄王点明在南洋立足,朝廷的支持很重要的时候,每一个人心中都转了几个圈。即便心中对这一件事情,还有几分怨气,也不敢轻易露出来的。想想就知道。这事情已经是木已成舟了。将来他们必定要在南洋讨生活了,岂能为而今一时之意气,恶了朝廷。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赵王起身行礼,说道:“多亏王叔指点。否则我就犯下大错了。”襄王说道:“无妨,毕竟陛下也没有什么坏心思,也是为了我们朱家好。天下毕竟没有不灭之王朝,朝廷好,我们自然好,但是将来朝廷有变,我们岂有生路,但是在海外却不一样了,即便天下有变,后辈之中,未必没有光武,昭烈之辈。”几个王爷也不知道是敷衍,还是真心,纷纷点头。赵王轻轻一叹,说道:“说起来,真正得好处的还是几个皇子,想来陛下对他们定然是爱护有加,多封好地,我们的封地就不好说了。”郑王咳嗽一声,说道:“赵王慎言。”赵王立即回过神来说,说道:“我失言了。”这一点虽然不能说出口来,但已经是所有人的共识了,毕竟这些藩王,说起来是远亲,哪里有自己的儿子重要。赵王说的对不对,暂且不论。朱祁镇此刻就在乾清宫之中,将除却太子之外的所有儿子都叫到身边来了。一来是看看着几个人儿子有什么长进。虽然是天家,但是一旦分藩,也是很难见面的。甚至今日之后,想再见也不容易了。二来,也是在封建这一件事情,有所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