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雪袭(下)(2 / 2)

天快要亮了,日军在城外的部队也终于被许光达冲了一个圈,崩溃了,在炮火和坦克的督促下,这些日军转向了县城,希望能逃进去以县城为屏障,喜多诚一立刻就急了,是!如果是住的话,县城里住两万人是没有问题的,但现在是要打仗了,临朐这么小,完全在对方火力覆盖内,如果全部进来,那么也不需要打了,就等着挨炸也会被炸光的,至于等援军.....七八个小时炮击下,城里又没有什么防御工事,自己还需要援军做什么?收尸么?

喜多诚一连忙命令城外的部队不许进城,这也是日军才敢下这样的命令,要是在国民军中碰到这样的情况,搞不好就要引起哗变了。

虽然在长期的训练和军纪下,日军被迫停下了脚步,但这也只限那些听到命令的人,各地还是不断有人向城里跑,火箭炮覆盖的地方终于从城外的各个军营转到了县城内了,第一轮就打在了县城的日军指挥部。

林三虎的115师提前三天到,自然也没少做功课,这县城的详细地图和各个建筑的功能是摸了个清楚,县城就那么大,可以当指挥部的地方更少了,才一轮火箭炮,被设定为四个怀疑目的的建筑就全部被炸了个遍,这次喜多诚一比较悲催,他刚刚进入较为坚固的钱庄银库就被炸了个正着,巨大的爆炸冲击波让他摔倒在地上,他努力的睁开眼睛,只看到血红的一片,那是血造成的,他看了看四周的环境,只感觉天旋地转,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济南

冈村宁次焦急的等待着战报,每十几分钟他就督促的问上一句,天空渐渐的发亮了,按照道理来说是对日军有利的,但他看着外面的天空,却怎么都觉得心中紧张害怕。

“报告!临朐电报。”

冈村宁次也不叫他念了,直接拿过来看了起来,一看就急了,第十四师团居然向北突围了。

“八嘎!八路军有坦克部队,他们能撤出来多少人?”冈村宁次把电报一丢叫道“立刻询问具体情况!”

撤也撤完了,现在再叫他们回去恐怕情况更加糟糕,冈村宁次也只能尽力却相信日军前线指挥官的判断和指挥水准了。

接下来又是极为漫长的等待,足足过了两个小时,一份电报才回来,冈村宁次一看,这是一份长电,他吞了吞口水看了起来,里面说着喜多诚一被八路军的重炮攻击,昏迷不醒,由于县城全部在八路军的重炮攻击范围内,在被炮击了足足两个小时后,当八路军开始使用燃烧弹等特种弹后被迫向外突围,部队已经撤退到了龙岗镇附近,损失极为惨重。

冈村宁次看着这极为惨重四个字,只感觉心都被抓住了,他还不知道的是,看到日军撤退,林三虎立刻命令部队追击,早已等待多时的八路军穿着白色披风也不叫,就那么沉默的发起进攻,看的日军是心惊胆战,最后已经变得草木皆兵,看着周围的雪景都觉得是追击的八路军,很多日军干脆就这样疯掉了,冈村宁次捂住脸,半晌才说道“命令各部向龙岗镇聚集,命令第十四师团清点损失,我要发电报给东京。”

临朐夜袭战的胜利宣布了冈村宁次对山东的围剿彻底被林三虎击破,此战,第十四师团阵亡九千人,安全撤退不到五千人,另受伤两千人,没有一个俘虏和重伤幸存者,有这么多的安全撤退的人也是因为林三虎最后放开了口子的缘故,在长期的行军后,115师其实也极为的疲惫了,林三虎不愿意再有什么大的伤亡,何况,对于20万的日伪军来说,多杀一千并没有多大的作用。

林三虎此战连续转战了上千里,先后击破城镇近40余个,先后击毙日伪军超过三万人,如果算上其余方向日军的损失,日伪军光阵亡的就超过了五万,此战虽然最后以八路军的根据地力量大损为结束,但却也重创了日军,为后面的华北大反攻打下来坚实基础。

——东京

石原莞尔叹了口气,拿着旗子对对面的人说道“山东之战,冈村宁次打了个平手,实在是可惜啊。”

这是石原莞尔在为冈村宁次说话了,实际哪里算的上平手啊,无论是从战略还是从战术上,日军都可以说的上是失败者了,但冈村宁次上位是自己和板垣征四郎等人一同的提议,如果说冈村宁次有重大的失误的话,那么他们也自然要负担起连带责任了,这是石原莞尔等人不愿意看到的。

对面的是一个有些瘦的中年人,今年40岁的他自然是知道石原为冈村宁次说了好话,毕竟他已经当了十几年的天皇了,自然知道有些话只要明白就行,无需说破。

“欧洲的战局和你预测的一样,法军大败了,德军以席卷之势即将灭亡法国,据说英国军队正在想办法撤退,也不知道会不会成功。”裕仁不再聊中国的事情,而是转向说起了欧洲,接着也下了一指。

“如果英国此次撤退能够成功的话,那么德军想轻易的使得英国服软就很困难了啊,不过希特勒并不傻,他一定会想办法击破英国的撤退诡计的。”在石原莞尔眼里,希特勒无疑是一个极为厉害的军事家了,他已经对他有些推崇了。

裕仁点点头问道“那么欧战的局势会不会对我们有影响呢?”

“自然会是有的,就和微臣之前说的一样,如果德国和苏联开战,我们就要准备对付苏联,如果和英法开战,我们就要准备对付英法了,尤其是在南洋...”石原莞尔说道。

喜欢民国二十六年我来自未来请大家收藏:()民国二十六年我来自未来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