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登基大典(1 / 1)

明扬天下 何昊远 1813 字 2022-12-15

秦牧回到南京,京中百官也就安心了,文武百官开始全力筹备登基大典。其实很多筹备工作很早就在做了,只是因为秦牧出征在外,有些事情未经他钦定,未能最后落实而已。大秦五大都督蒙轲、刘猛、马永贞、李过、李定国。以及霍胜、崔锋、凌战、宁远、高一功、李辰、韩刚、惠登相、金声桓、郝摇旗、秦翼明、苏谨、李九、赵坚、螯拜、胡守亮、郭云龙、秦祚明、秦佐明、阎应元、艾能奇、梁涛、刘体纯、马六两、郑四海、狄中行、刘忠秦、顾容等大批将领,也纷纷赶回南京参加大典。一时间将星闪耀,齐聚南京。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为百姓所津津乐道的英雄事迹。其中阎应元与马六两的事迹,更是被编成戏曲争相传唱,天下皆知。南京城里,所有商家自发地把店铺装扮一新,各种时鲜花卉点缀在店铺的花架上,青香弥漫。青石板路面上,洒扫得纤尘不染,百姓象过年一样,纷纷换上崭新的衣裳;秦淮河两岸,香风阵阵,笙歌昼夜不息,宝马香车华盖如云。各个寺庙也来凑热闹,纷纷开办各种庙会,引来人山人海。城里城外的空地上,百戏开锣,精彩纷呈,欢呼声满城回荡。漠南蒙古四十多部头领,或是亲自前来,或是派子侄作为代表,带着大礼赶来庆贺。葡萄牙驻澳门总督瓦希基,朝鲜世子李浚也亲自赶到南京。这景象颇有当年秦王扫**,诸侯尽西来的味道。其中李浚为了讨好秦牧,可谓是煞费苦心,除准备一批珍奇异宝外。回国之后,还从朝鲜千挑万选,选出了一名女子,然后由国王李倧封为公主。这位女子是朝鲜开城郡公李隐之女,芳龄十六,不但长得貌美如花,而且知书达礼,更重要的是会说汉语,有利于沟通。除了这位文惠公主外,李浚又另先36名美貌女子作为公主的陪嫁。一同前来。所以贺使之中,就数朝鲜使团规模最大,加上护送的兵丁,人数多达四百。在南京群臣紧张有序的筹备下,在万众期盼之中,钦天监选定的登基吉日终于到来。这天一大早,霞光万道,紫气东来,太常寺数百乐工一齐奏乐。洪钟大吕,跌宕起伏,响遏行云。天街两侧,衣甲鲜明的禁卫力士。手中或持旌旗,右持刀枪,林立道路两旁,远远望去。严整而威武。南京的百姓,早早就挤到道路两旁,有的为了抢个好的位置。甚至天没亮都来霸位。男女老少衣着光鲜,翘首以待。在文武大臣拥戴之下,秦牧乘车出宫门,率文武大臣出天街,前往南郊的圜丘坛隆重告祭上天。满城百姓一见他的车驾起来,顿时欢呼阵阵。“秦王去祭天了!”“快看啊,那那就是秦王,好俊啊!”“什么俊啊?秦王那叫龙璋凤姿,不知道别胡说。”“龙璋凤姿不就是俊嘛!”“唉呀,差点忘了,赶紧去城南”别处的百姓没见过开国皇帝登基大典,或许都认为是在金銮举行的。南京的百姓见多识广,老一辈代代相传下来,都知道这是谬误,实际上开国皇帝的登基大典,主要的部分是在南郊的圜丘坛前举行的。后世的君主,他们的皇权是继承自前一代皇帝,只要有前代皇帝的继位诏书为依据就行了。而第一代君主可没有谁颁旨给他,所以只能请上天“授命”,以此作为自己统治天下的合法性。所以,便不能在皇宫里成礼,而是要到南郊的圜丘坛来,在这里祭告上天,接受上天赋予的皇权。秦牧车驾来到南郊圜丘坛时,外围早已是人山人海,里三层又外三层,教坊司的乐工使劲地奏乐,乐曲气势磅礴,震人心魄。在乐曲声中,秦牧在祭坛前献上三牲,焚香祭拜上天,仪式隆而重之。圜丘告祭礼成之后,礼官遣校尉设金椅于郊坛前之东,南向,设冕服案于金椅前。接着是司马安这个首辅,率领所文武大臣、望座位跑奏曰:“告祭礼成,请即皇帝位”。这个时候,不能别人一请,你就跑去坐那张金椅,你必须“犹抱琵琶半掩面”,或者象大姑娘上花轿一般,咳咳,总之要含蓄,要谦虚,要勉为其难,要这时呢,是文武大臣表演的时间,只见司马安等人拥上来,将半推半就的秦牧扶拥至金椅坐下,虽然不至于象“绑架”那样激烈,但整个过程必须体现出是文武大臣们“拥立”的。秦牧坐定之后,百官先排班,执事官举冕服案、宝案至前。司马安诸大臣奉衮冕跪进,置于案上。接着由司马安、李源、路振飞、杨廷麟、蒙轲、刘猛、马永贞这些最重要的文武大臣取衮冕加于圣躬。这个过程也不能由秦牧自己动手,刚才你不愿坐金椅,这个时候却主动去穿戴衮冕,岂不是前后不一,所以啊,必须把谦逊进行到底司马安等人帮秦牧穿戴好衮冕,然后退入班,通赞高唱:“排班”。排班齐后,众大臣鞠躬,奏乐。然后众大臣三拜,平身,乐止。然后再三拜,平身,乐止。通赞引司马安至皇帝宝座前,通赞唱:“跪,搢笏”。司马安搢笏,“笏”就是官员上朝用的笏板,古代官员的官服没有口袋,于是将笏直接插在腰带上,叫“搢笏”。承传唱众官皆跪。捧宝官开盒取玉宝(即传国玉玺)授予司马安,司马安捧宝上言:“皇帝登大位,臣等谨上御宝”。秦牧颔首示意。然后尚宝卿受宝,收入盒内。通赞官唱:“就位,拜,平身。”百官按通赞指引拜、平身。通赞官再唱:“复位”,引礼官引宰辅自西复归原位。通赞官接着再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搢笏、鞠躬、三舞蹈、跪左膝、三叩头、山呼万岁、再三呼、跪右膝、出笏”百官按通赞官所唱步骤做,山呼的意思就是让你有多大声就叫多大声,于是文武大臣练嗓子的时候到了,每一次叩拜,皆齐声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外围观礼的千千万万百姓,此时也全部拜倒,如同浩瀚的海洋,一起跟着山呼万岁,一时间,声震九霄,地动山摇,秦淮河的清波震起了细浪,钟山为之久低昂。山呼之后。新皇解严,通赞唱:“卷班”。百官退下,礼毕。按照旧礼,这个时候应具卤薄导从。皇帝率领大臣前往太庙,奉上册宝,追尊四代考、妣,告礼节性社稷。但大秦比较特殊。太庙并不设在南京,所以早有礼部官员以及两百禁卫等候,带上册宝。日夜兼程赶往西京。秦牧此时具衮冕回皇宫,御紫宸殿,百官上表称贺。然后文武百官各就位,太常寺奏大乐,乐曲气势恢宏,跌宕起伏,低沉的鼓声,磅礴的大钟,让人荡气回肠的音符,回荡在金碧辉煌的宫阙间。琉璃瓦覆盖下的庄严大殿,大气而不失瑰丽的大秦服饰,金黄色的巨大华盖,汉白玉雕刻的台阶,威武雄壮的金瓜武士;目光所及,耳边所闻,无不彰显了这个国度庄严瑰丽、如同史诗一般辉煌的底蕴。在大气磅礴的礼乐声中,一身黑色袞服、头上戴着十二旒冕冠的秦牧,在万众注目之中,一步步沉稳地踏上玉阶,升御座。鼓吹至乐止。将军卷帘,尚宝卿捧御宝置于案上,拱卫司鸣鞭,引班引文武百官入丹墀拜位中,向北立。然后奏乐,百官在通赞官的指引下,文武百官面向御座,行三跪九拜,齐声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乐声和响,万岁的山呼震动了整个辉煌的宫殿群,秦牧高坐于御座之上,平视而去,万众臣伏,殿外祥云绕脊,阳光普照,这一瞬间,大有举头红日白云低,五湖四海皆一望的感觉。他徐徐地说道:“众卿平身!”从此,君臣名份定了下来。在这过程中,外国使节只能在金銮殿外参拜,他们是没有资格入殿的。朝贺完毕,秦牧遣官册立皇后,并向天下颁布即位诏书。诏书由嗓子洪亮的太监奉至午门之上,午门外的宽阔的御街上,此时已经聚集了数以成千上万的士民,等着听皇帝即位诏;太监打开黄卷,面向午门外大声念道:“皇帝臣牧,敢用玄牡,昭告於皇皇后帝:天生民,而后之在德者为君也,奉天即安养其斯民。昔者明政陵夷,行气数终,禄昨运尽,率土分崩,民乱四起,遂夺神器,建州虏酋,窃名乱制,民失安养,士骨露野,衣冠沦丧。牧本江左寒儒,本无窥视神器之心,然不忍吾民涂炭,沦陷膻腥,随举义旗,提孤军车左右豪杰者,干戈所至,志在拯世,所思靖之。赖天眷顾,祖宗之灵,内诛乱匪群獠,外攘后金建虏,复我汉家衣冠。今四方戡定,民安田里,然天序不可无统,人神不可旷主,皇帝位虚,郊祀无主。是以群公卿士民,文武将士,合辞劝进,以主乾黎。牧畏天命,敢不敬从,于大秦一千八百六十八年十二月初八,登坛受禅,即皇帝位,复天下之号曰大秦,建元龙武。置三京。封杨芷为皇后,母仪天下。封秦业为太子。大赦天下,告类上帝,以答民望,永保有秦,布告天下,咸使闻知”这即位诏书中,皇后人选,太子人选,大赦天下,置三京这些事情,大家都没什么奇怪,唯独“大秦一千八百六十八年十二月初八”这个日期的由来,让许多人困惑。午门外百姓听了,立即响起一片议论之声。有读书人猜测这1868年的由来,大概是追溯到始皇帝登基称帝那一年。但是历朝历代年号多如牛毛,要一个一个统计下来,到底从始皇帝登基称帝那年算到现在,是不是经过了1868年,这可是个大学问,需要去翻各朝史书,一个年号一个年号的算才行。心思敏捷的读书人,突然意识到,如果真是以始皇帝登基那一年为元年,今后的史书都以此编年,那么就容易捋顺得多了。不管如果,皇帝登基了,天下有主了,大秦再次雄立于东方了,天下大赦了!听完诏书,士民奔走相告,南京城中欢呼震动,整个沸腾了!ps:写这个要查一大堆史料,很辛苦,兄弟们,请投点月票支持一下吧。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