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沈万三大赚一笔(1 / 2)

明越坡 国之祯祥 1802 字 2022-12-14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我当时让罗仁他们在和州多待几天,主要是这么几个原因。

一是,滁州那边的朱元璋和元军不知道打得怎么样了,如果元军不是速败,现在应该双方还在酣战,因此我们得等几日再出发。

二是,听说沈大哥的船刚卸完货,准备明日启程回苏州,带队之人是上次我们见过的汪耀南,我得去跟他叙叙旧,顺便问一下沈大哥那边的情况。

三是,我们此次回定远,还得给滁州的朱元璋也送点盐,好歹是答应他的事,我的想法是让陈元贵再张罗一批马车,把仓库里的盐全部拉到定远县,顺便给朱元璋拉两车盐。

我把罗仁、陈元贵、陈定邦、崔道远、柳怀镜都叫到了一起,把我的想法大致说了一下。大家也好久没见了,也都互相拉了几句家常。

陈元贵说晚上安排酒席为我接风,顺便把沈大哥船上的几个人也去请过来。

我想这样也好,陈元贵正准备安排人去船上请他们,被我拦住了。

因为这联络点离码头很近,我想亲自去船上看看,于是就带了罗仁和陈定邦去码头上找汪耀南他们,让柳怀镜在这里负责安顿今天跟我们一起从滁州过来的十多个兄弟。

罗仁和陈定邦在锥子山的老兄弟中,算得上是我的亲信了。

算起来三月下旬和陈定邦在和州一别,现在已是六月初了,也有两个多月了,少不得大家又说了几句互相嘘寒问暖的话。

很快,我们就到了和州码头。

罗仁和陈定邦知道哪艘是汪耀南的船,就带着我登船了。

这艘船比我们从毛憨子那里抢的那条船还要大一些,看样子,郑奇肯定是不在这条船上。

刚上船,船上的几个伙计都认出了罗仁和陈定邦,就跟他们打了招呼,罗仁问他们汪耀南在不在。

很快船舱里就走出了一个小伙子,正是汪耀南。

上次在安庆一别,也快半年了,汪耀南也长得壮实了不少。

汪耀南当然是认得我,又知道我和沈万三是结拜兄弟,因此对我也是格外亲热。

我们四人就在甲板上找了位置坐了,聊了好半天。

原来,沈大哥在安庆与我们分别后,一路很顺利地拉着那船瓷器回到了苏州。

到了苏州后,汪耀南又迅速去了泉州一趟,回苏州的时候就带着一个远洋商人,而且是坐的这个远洋商人的船回的苏州。

然后,他把这个远洋商人引荐给了沈万三,双方也谈得十分投机。

那远洋商人对沈万三他们从景德镇拉回的这批青花瓷十分满意,用带来的大量象牙和珠宝与沈万三的瓷器进行了以货易货的贸易。

双方还达成了长期合作意向,约定明年五月份会带更多的珠宝、象牙过来,继续进行这以货易货的贸易。

送走了这远洋商人之后,沈大哥迅速将这些珠宝、象牙出了手,这笔生意赚了近两万两银子,可以说是沈大哥从商以来,挣得最大的一笔。

沈大哥挣了这么一大笔钱之后,想用于继续扩大经营。但想到张士荣、汪耀南还有我都有份额,因此先探了探张士荣、汪耀南的口风。

这二人也都是目光长远之人,不会计较这点蝇头小利,肯定是赞同把这些钱拿来继续扩大经营。

但沈万三还是担心我这边有什么不同看法,但张、汪二人始终是在一旁推波助澜,沈万三也是有点心动。

最后三人一商议,沈万三给我写了封亲笔信,由汪耀南这次带了过来,前几天已经交给了罗仁。

罗仁一听说信这事儿,一拍大腿,大声道:“刚见了胡大哥,高兴得什么事儿都忘了,连沈大哥给他的信我都忘了。”

于是赶紧从贴身的衣服里掏出了一封信递给了我。

我一看,这信还用火漆封了口,立即拆开来看。

的确是沈大哥的亲笔信,信中说的情况与刚才汪耀南说的完全一致。他们三人一通商议,从这赚的近两万两银子中拿出一部分新购置了三艘大船,这次汪耀南带来的就是其中之一。

另外两艘与之前我从毛憨子那里得来的那艘船,一共三艘载满了三船私盐直接去了景德镇。沈万三、张士荣,还有郑奇三人一人负责指挥一艘船。

汪耀南则是载了一船私盐一道与他们逆江而上。不过到了和州码头,汪耀南就停下了,沈大哥他们继续前行了。

按照沈大哥的计划,汪耀南把这船盐送到和州后,返回苏州继续装一船盐运到安庆,上次答应傅友广要给他送一船盐过去的。

汪耀南这艘船在那个年代也的确算得上是大船了,这次一共装了三万斤私盐过来。

本来预计沈大哥要按一钱银子一斤私盐的价格卖给我们,也就是说三万斤私盐要付给沈大哥三千两银子。

但沈大哥对汪耀南早有交待,说从苏州拉到和州码头并不远,只按八分银子一斤私盐的价格跟我们结算,也就是三万斤私盐按两千四百两银子的价格跟我们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