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有些震撼,传闻中胡惟庸那病怏怏的女儿,竟然如此的谙通兵法,将过往战例说的头头是道,看来胡惟庸隐藏的太深太深了。
“无论是官渡还是赤壁,虽然最终取得了胜利,可是他们也同样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想必前朝,他们那时是不具备那样的能力,而我们是……”胡诗月欲言又止,因为接下来的话她不能够再说下去了,否则就是大不敬。
凭借朱元璋的智谋怎会听不出她的下半句,眉毛挑高,威严不怒自威地问道:“你认为朕将自己的官兵送往了阎罗殿,是吗?”
胡诗月一向是个自私自利无利不起早的混混,何时开始她渐渐地变了,为了齐绮费尽周折与朱元璋周旋,为了父亲忍辱负重迫于朱棣的威胁,如今为了那五万素未谋面的官兵,不惜冒犯天颜。
她不会自诩为救苦救难的观世音,她没有那样的无私,只是不想让更多无辜的人在她眼前死去,她怕,怕那种死亡的感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话到此,胡诗月只有用大道之行的话来谏言。
不料却惹来了盛怒,怒喝一声:“放肆!”
立于原地,谦卑地双膝跪下,她相信朱元璋是个传奇性的人物,不会为了这种小事就杀了敢于谏言的奴才!
果然,在李公公擦了一把冷汗之时,胡诗月再一次赌赢了!
“哈哈哈!”这爽朗的笑声只为了胡诗月,听到它那颗悬着的心自然落了地:“伶牙俐齿,仗着朕对你的宠爱,真是大而无畏,大而无畏啊!”
朱元璋一摆手,胡诗月这才起身,单纯地笑着:“可是皇上不就是喜欢诗月这个样子,才会将诗月留在身边的。”
“嗯!”她的聪慧如同一面平静的水面,隐藏在水地的最深处,为了让她继续如此,朱元璋才会将她留在身边,远走那些阴谋陷害:“朕何尝不想能够派出十万大军,但粮草不济大军何以为行,朕更不愿意看到的是他们因为没有粮草而活活饿死,身为军人何尝不愿马革裹尸,为国捐躯,如此枉死才是真正的无辜!”
原来……如此!
“诗月误解皇上了!”那么,朱棣也误解他的父皇了,若是将这个误会解开,是否就不会有日后的悲剧,她该不该尽力去改变历史,若是历史改变,她是否也会消失在这个空间:“皇上为何不向燕王言明呢?”
对于她会突然提到燕王,朱元璋有些错愕,误以为他们之间有着什么瓜葛,可是那双明亮的眸子却说明了一切:“你真是一个心细如尘的丫头,原来你也看出来朕与燕王父子之间的芥蒂,朕并非不爱这个儿子,而是太清楚这个儿子,他太像朕了,太像,太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