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陈忠回去休息,李元庆来到帐外,疲惫的舒展着手脚。
星空下,月光很清晰,如水般均匀的铺洒在地面,已经是11点多了,士兵们大多都休息了,偶尔有几队值夜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在视野中走过。
今年的天,比去年要稍微强一些,虽然依旧寒冷,但雪雾天少了不少,似乎也预示着,今年是个好兆头。
而事实也是,经过了近两年的铺垫,各方面的条件,都基本已经成熟,东江,正迎来了最黄金的发展期。
东线毛文龙本部先不去说,至少,在西线辽南方面,李元庆有着充足的信心。
根据辽西方面传来的消息,今年年初伊始,关宁方面的筑城计划已经启动。
辽东兵备佥事袁崇焕,辽东中军游击祖大寿、吴襄,已经开赴宁远筑城。
与此同时,巡按御史方震儒,兵备佥事孙元化,也被派往了前方协调,孙承宗则亲自赶往前屯,在一线督战。
这比历史上要提前了不少,至少有大半年。
大明九边的军饷,也渐渐开始朝着辽西方面倾斜。
李元庆清晰的明了,能不能在庞大的辽饷中分一杯羹,年初的复州之战,至关重要。
坦白说,按照当下的形势,东江方面,贸然推进,攻克城池,并不是明智之举,这将使还没有完全成型的东江军,直面后金主力的威胁。
最起码,再打上几年游击,磨练整合一下队伍,待到各方面成熟稳定,这才是可以跟后金主力正面对战之时。
但此时,战争要服从政治需求。
东江要想发展,李元庆要想变的强大,就离不开朝廷的支持。
而想要获得朝廷的支持,想要获得天下人的认同,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复土。
若东江在辽海西线站住脚,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减轻辽西走廊的负担,换句话说,将会减弱辽西走廊的战略地位。
虽然这东西无法言语,但在事实上,李元庆和毛文龙,都心知肚明。
至于复州战事……
李元庆不由轻轻一笑。
此时,后金主力都收缩在沈阳、辽阳、老寨一线,区区杂牌兵,怎的能阻挡他和陈忠的近万战兵?
只不过,葡萄已经熟了大半,想要吃到最甜,还需稍稍忍耐片刻。
……
时间很快来到了三月初。
渠明瑞并没有浪费李元庆给他的这个机会,三十万两银子的粮食,如期到货,已经尽数运送到了长生岛。
甚至,李元庆还收到了一个意外的惊喜礼物。
大名鼎鼎的介休范家,以私人名义,赠送给了李元庆五万两银子的粮食,还有价值怕是不下万两的各类腊肉、干货。
对于此,李元庆自是照单全收。
对于范家,李元庆并不陌生。
毕竟是大名鼎鼎的皇商之首。
而交货之人,是一个白发老者。他虽不认得李元庆,但李元庆却是清晰的知道他。
这人,正是当年李元庆借助渠家商队去沈阳时,那只商队的首领。
有人给银子,李元庆当然不会不通情理,热情的招待了这老者一行,好酒好肉好菜管够,不只是李元庆和陈忠,便是监军魏良和张启亮也是亲自来作陪,更让这老者和范家颜面生光。
李元庆也知晓了,这老者叫范二,是范家的庶房偏支,已经出了五服,是范家现在大当家范永斗的心腹,一直负责辽地这边的事务。
只不过,有喜也有忧。
正如历史上那般,刘兴祚的计划,还没有真正开始实施,便已经流产。
他的复州统领职位虽被老奴批下来,但他本人还没有来的及到复州上任,他的弟弟刘兴仁便因为情报败露,直接在前往复州的路上,被人斩杀。
与此同时,抚顺驸马李永芳的儿子也牵连到其中,老奴震怒,治下汉人顿时人人危机,幸得刘兴祚是老奴的女婿,又深得老奴喜爱,暂时勉强算是保住了小命。
李元庆这边得到这个消息,已经到了三月初七。
大帐内,李元庆和陈忠麾下将领近百人,齐聚一堂。
中间主座,已经让给了监军魏良和张启亮,李元庆和陈忠分别坐在两人下首一点。
大帐一旁,摆着巨大的辽地地图。
李元庆精神抖擞,笑着站起身来,“儿郎们,经过我与两位监军大人和陈将军的商议,此时,出兵复州的时机,已经成熟。下面,我命令。”
长生营将领们瞬间‘哗啦啦’跪倒一地。
筹谋已经数月,他们早就等不及了。
“第一千总队段喜亮部、第二千总队官沧海部为主战,第三千总队许黑子留守南信口,随侍大军物资策应。斥候队刘达斗部负责全线侦查通讯。一个半时辰后,大军正式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