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卡梅隆这时候正忙着肯·马歇尔商量如何重现沉船的场景,这是影片拍摄中最具挑战的环节。詹姆斯·卡梅隆希望能够营造出一种时光倒流、身临其境的感觉。根据他和肯·马歇尔之前的预测,主创人员制作了轮船的研究模型,并用摄像机围绕取景,以获得泰坦尼克号的结构布局和最美妙壮观的取景角度。
詹姆斯·卡梅隆认为只搭建一个布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影片中泰坦尼克号总是在不断的变幻着角度,不同的角度需要相应的布景。就在詹姆斯·卡梅隆忙着为影片设计布景的时候,萧逸臣找到了他,萧逸臣需要从詹姆斯·卡梅隆那里确认影片主演的最终人选。
“什么,你现在都还没有开始寻找演员?”这句话本来是应该萧逸臣问詹姆斯·卡梅隆的,但这句话从詹姆斯·卡梅隆口中说出来却是那么的理所当然。“这不应该是你的工作吗?”詹姆斯·卡梅隆说的第二句话依旧是萧逸臣想要对他的说的。
“卡梅隆,我是影片的制片人,不是导演!”萧逸臣强调了自己的身份,“寻找演员应该是导演的工作,我所需要做的只是和你看中的演员签约,仅此而已!”
“但是之前不也是你一直在为影片寻找合适的演员么?在《加勒比海盗》中我们合作很默契,我知道你的眼光足够专业,而且你也是这部影片的主要编剧之一,我相信你能够帮我找到最合适的演员!”詹姆斯·卡梅隆已经习惯萧逸臣向他推荐演员,在他潜意识中,这项工作本来就是萧逸臣应该做的。
萧逸臣算是对詹姆斯·卡梅隆彻底的无语了,他知道现在詹姆斯·卡梅隆很忙,根本无暇顾及考虑主演的人选问题。看着詹姆斯·卡梅隆在摄影棚里忙碌的身影,萧逸臣无奈的发现,剧组上下都在高速的运行,现在也只有他才有时间去认真的挑选影片的主演。
“在我们的集体想象中,泰坦尼克号的悲剧已经成为了一个神话,随着时间的流逝,它所蕴含的人性和活力已经消失殆尽。我希望影片中罗斯和杰克的爱情能够成为串联起整个剧情的一盏明灯,让观众全身心的投入,目睹历史的重现!”这是临走前詹姆斯·卡梅隆对两位主角的要求,抛开这些话中詹姆斯·卡梅隆对影片深刻的理解,萧逸臣觉得他这话其实就等于没说。
没有任何的标准和要求,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件很轻松的工作,但只有萧逸臣才知道詹姆斯·卡梅隆的挑剔,而在这部影片中,詹姆斯·卡梅隆更是将这种挑剔发挥到了极致。他对影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小到一个餐具的摆放,大到船舱的样式,詹姆斯·卡梅隆都力求能够完美的还原。萧逸臣不认为自己随随便便找来几个演员就能够让詹姆斯·卡梅隆满意。
当然萧逸臣首先想到的还是原版影片中的两位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斯莱特。《泰坦尼克号》的成功本身就是一种完美,萧逸臣需要做的就是力图再现这种完美。但是寻找迈克尔·贝遭遇的尴尬让萧逸臣意识到自己不能直接找上门去,直接告诉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或凯特·温斯莱特我看好你,直觉这种借口用一次或许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但是不断的重复这种行为就是一种愚蠢。
萧逸臣最后想到了一个比较稳妥的办法,他可以同时通知多个合适的人选前来试镜,最后只要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斯莱特选出来就可以了,这样做虽然有些掩人耳目的味道,但总比直接找上门去最后无从解释要好得多。
这个计划看起来天衣无缝,但是萧逸臣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两位主演这时候究竟愿不愿意出演这部影片。其实这也不能怪萧逸臣,因为在他的潜意识中,对于年轻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斯莱特来说,是不可能拒绝像《泰坦尼克号》这样一部史无前例的好莱坞大片,但是偏偏女主角凯特·温斯莱特却让他遭遇了这个尴尬。
对于男主角的所谓“挑选”很成功,萧逸臣一眼就看中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这个比萧逸臣还要小两岁的小帅哥有着丰富的演艺经历,不久之前,他刚刚在影片《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扮演了现代罗密欧,得到了很多观众的好评。得知自己试镜通过之后,他欣然接受了片中杰克的这个角色。
但是在女主角的“海选”中,萧逸臣却遇到了不小的麻烦,年仅21岁的凯特·温斯莱特拒绝了派拉蒙的邀请,这让萧逸臣惊喜策划的试镜环节直接失去了意义。在萧逸臣的记忆中,凯特·温斯莱特为了获得《泰坦尼克号》的女主角,曾经不厌其烦的一次次向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寄出自荐书,信中还夹有玫瑰花瓣,并附上“我就是你要的Rose”这样的话语,这在影片《泰坦尼克号》成功上映之后曾经成为一段佳话,但是现在一切都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