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童星聚首(1 / 2)

摩登时代 忧鬱的青蛙 1564 字 7个月前

吴雨森在阔别香港5年之后,重返香港影坛,并且与自己已经离开了多年的嘉禾电影再次展开合作,按照吴雨森自己的说法,这确实有些宿命的感觉。相隔10年之后,邹文怀和吴雨森再次相聚,嘉禾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嘉禾,吴雨森也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吴雨森,物是人非,两人都是觑嘘不已。

1971年,吴雨森到邵氏影业公司跟随当时最着名的动作片导演张彻拍片。张彻的作品在当时的电影市场中横行无阻,吴雨森从中也学到了许多专业技巧,用吴雨森的话说,“把张彻电影中的刀换成枪,那么就会很象我的《英雄本色》了。”在张彻身边两年后,吴雨森开始自己担任导演。

在邹文怀离开邵氏成立嘉禾之后,吴雨森应邀到嘉禾担任导演长达十年(1973—1983)。在这十年间他拍了许多完全讨好市场的喜剧,这段时期被他自己称作“喜剧的十年”。

1983年他从嘉禾到新艺城后,事业沉入谷底,被外放到台湾沉潜了将近三年。然而他也因祸得福在台湾交了许多好朋友,也见识到台湾演艺圈中迥异于香港的浓郁的人情味。在八十年代中期,吴雨森的电影生涯停滞不前。1986年在徐克的帮助下,成功执导了《英雄本色》,该片奠定了吴雨森的暴力美学的电影风格。

《英雄本色》不仅是吴宇森的人生转折点,也是香港电影的一座丰碑。在创作此片时,吴雨森豪气必现,多年来在影坛积郁已久的失意与报复尽透每一个画面,其精细的分流与流畅如歌的剪接在今天看来仍无可挑剔。这部大场面、高质量的作品震撼了所有观众和影人。

这部片子还为香港电影发现了一大批人才,比如徐克、程晓东、潘恒生、张国荣以及当年同样失意影坛,被称做“票房毒药”的周闰发。吴雨森是进行了一次赌博,然而他赢了,一群失意、蛰伏的男人征服了命运,相互迸发出了无比耀眼的光芒!

由于制片方没有透露更多吴雨森新片的细节,所以媒体对这部影片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嘉禾方面只透露了该片的编剧虽然是一位新人,但是剧本却得到了萧逸臣的高度认同。而且从嘉禾从这部影片的重视程度来看,媒体猜测这将会是一部制作成本惊人的电影。

吴雨森重返香港,自然是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有记者问吴雨森是不是想用这部影片来香港电影宣布自己的回归。而吴雨森则摇摇头,他的回答很令人玩味,“这部电影唯一能够证明的,就是吴雨森从来没有离开过香港!”

而媒体则分析认为吴雨森回归香港只不过是好莱坞电影开始关注亚洲电影市场的一个明显的信号,很多人都认为亚洲电影复兴在即,在采访过程有记者专门提到了这个问题。

“香港的经济已经开始复苏,但刚刚从萧条中走出来的香港电影想要重拾昔日的辉煌,恐怕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我回香港来拍摄这部影片,大家对我期望很过,这让我也感到很大的压力。其实当初接受制片方的邀请,主要还是因为我个人一直希望能够与萧主席有合作的机会。在好莱坞我就有这样的愿望,没想到最后却在香港实现了这个梦想!”吴雨森倒没有刻意的想要把自己姿态放得很高。

“而这部电影吸引我另外一个原因是剧本,萧主席在好莱坞连续5年拿过6座奥斯卡编剧大奖,能够得到他的肯定,那么这部剧本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当时萧主席给我打来电话的时候,我还没看过剧本,然后我就同意了。在看过这个剧本之后,我知道自己这次是赌对了!”

制片方的嘉许,又加上导演的肯定,影片《寻仙》的编剧常明生一夜之间成为香港影坛最耀眼的新星,在媒体面前常明生保持了一惯的低调,只有真正了解他的萧逸臣,才知道他这种低调的背后是一种极端的自负。甚至在常明生的身上,萧逸臣还依稀看到了自己当年的一些影子,只是常明生能否有如自己这般的好运,萧逸臣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影片还没有开拍,就已经先捧红了编剧,由此也可见媒体对吴雨森新片的关注。但就在媒体开始深度追踪影片筹备进展的时候,之前还一直在媒体面前高调亮相的吴雨森却突然从人们的视线中骤然消失。早在媒体认为他还留在香港的时候,他就已经秘密的离开了香港。

吴雨森秘密出行的第一站是台湾,按照剧本的设定,影片需要寻找三男一女四位中国的小演员,来分别扮演片中骑着巨型青蛙的小和尚师兄弟,稚嫩装酷的小道士还有就是凤凰化身的小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