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魔,你真的是魔!”我踉跄后退,眸中万分惊恐。
她巧笑嫣然,不紧不慢道:“我是你的心魔,你一早就知道的。”那双眸子确实是美丽至极,很容易迷惑人心,轻而易举的令世人在它的注视下忘乎所以。
“我不要你,我不要你!”我语无伦次的喊叫着,箭步冲上前去,欲要将她毁灭。而她一个闪身,轻巧的躲过了我的袭击。
“我所做的事,都是你潜藏的意念,那些意念一经强大,最后衍生了我的出现。我是你的心魔,但我绝非魔物,而是你的另一个自我。只有战胜我,才能消灭我,否则我将永远跟随着你,注定你这一世不得安宁。”她一字一句说道,在我听来,那些话简直是匪夷所思。
这时有人轻叩房门:“师师姑娘,赵官人来了,你赶快洗漱一下出来见客!”是李妈妈的声音,久违了。
“你仇恨周邦彦,对不对?那么,我就遂了你的愿。”临别之际,她留下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听得云里雾里,摸不清头绪。
后来,我终于明白了她那句话的含义。赵佶那日离开之后,随即颁布了一道圣旨,将周邦彦贬到琼州做了个参军。一朝繁华富贵,一朝潦倒不堪,善恶到头终有报,他似乎得到了他应该有的报应,也是我一直期待的结果。
“你满意了吗?”她问道,还是那样满不在乎的笑容。
我低头不语,抚摸着面前的琴台,泪水一颗一颗砸在了琴面上。
“我在赵佶面前说了他一些不是,他就失去了一切,你若嫌不够,我还可以要了他的性命。”
“我不要他死——”我猛地按住了琴面,室内发出了一通嗡嗡作响。
接下来就是长久的沉默,她不言,我不语,各自深思。
“原谅他,你心有不甘;伤害他,你不得心安。既然如此,何不放下过往,重头再来呢?”不知过了多久,她这样劝道,“爱之深,才会恨之切,你问问自己的心,是否真正爱着他?”
“不,我不爱他了。”我很平静的说出了这句话。
她的欢颜绽放,道:“那么,恨也可以烟消云散了。”
我苦笑不已,黯然道:“只是这一世,怕是再无缘觅得无尘,因着赵佶的关系,我已不是自由之身。”
“你愿意留下吗?”她问道。
“我不爱赵佶,留下将是死路一条。”
“若是离开呢?”她又问道。
我从腰间摘下玉箫,郑重的递到了她的手里,那是一种托付,一种信任:“为了一个承诺,我亦不能离开。”
……
这些日子以来,我一直以男子装束畅游人间,到达了许多地方,漫无目的而又逍遥自在。不知出于什么缘故,我刻意寻找了一次鸳鸯陵,遗憾的是,没有发现它的踪迹。也许是我独自一人的原因,也许是它根本就不存在。
关于汴京的一切,已经离我越来越远,有朝一日,那里的故事终将在记忆中淡化,再也与我无关。而我坚信,她一定会做得比我更好,她会让历史因她而充满更多传奇。
后来听说朝廷招安了,好像是梁山头领宋江屈尊矾楼,求助李师师从中穿针引线,说服了赵佶。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外人无从得知。此事俨然成为了人尽皆知的小段子,人们乐于在茶余饭后谈起。
有时候,我会不自觉的想起那支玉箫,不知它是否已经安然到达主人的手中,不知此时它在被谁吹奏。那日在古庙之中的一曲聆听,从此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只怕日后再无人可以吹奏出那样的曲子。
再往后,平静的日子一去不复返。金兵北撤之后,南方又告危急。梁山人马与方腊对阵,经过几番苦战,虽是打败了方腊,但是梁山英雄也是死伤大半,伤了元气。
金兵趁此国内空虚之机,又一次兴兵包围了开封,并很快攻破京都,俘虏了赵佶。李师师失去了依赖,犹如待宰的羔羊,任由奸贼鱼肉,被当做礼物送来送去。她投河自尽,但是没能死成,反而被掠往北国。
赵佶害怕宋江等人再次谋反,临往北国之前,又下了一道密诏,命人赐予宋江御赐毒酒,害死了宋江等一大批梁山好汉,只有燕青等少数头领幸免于难。
我的心开始慌了,浪迹的征程终于停止了下来,我不断的回忆着那些人,那些事,想着他们此时此刻的处境。
我知道,李妈妈一心想要赚尽天下金银钱财,为此不惜一切手段;我知道,崔念奴一心想要荣登花魁宝座,傲视群芳,独竖一支奇葩;我知道,慕容落一心想要摆脱梦魇,过上平凡简单的生活;我知道,李师师一心渴望自由,从身体到灵魂。
战火纷乱的年代,那些人一心想要实现的愿望,究竟将会破灭还是圆满?又或者,他们早已被战火烧毁了梦想,此时正挣扎在生与死的边缘,曾经执念的一切,终于变得云淡风轻,可有可无起来。
命运变幻莫测,上一刻还是纸醉金迷,此一刻反而硝烟滚滚。而我此时已是心无旁骛,我只想找回李师师,找回我自己。(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