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是不是真的,谢慕林也不敢确定。反正听萧瑞的口风,这件事已经有那么七八分的可能性了,接下来,只看燕王夫妇与袁家两位长辈议亲,会议出个什么结果来而已。
袁小将军的祖父袁老将军,曾经在二十年前燕王初出茅庐的那场大战中立了大功,帮助燕王夺得了大胜。他老人家又是在军中多年的老将了,哪怕年纪大了之后,旧伤复发,没办法继续驻守边疆,只得告老还乡,他的军中的威望也依然很高。
此外,他的母亲是某位燕王的血脉,这无疑也提高了他在北方一带的身份地位。在先代燕王从皇室过继来之前,原本燕王府一脉的拥护者们,都把袁老将军当成是标竿人物之一,盼着他以血亲的身份,给主公的真正血脉后代做个臂膀,与皇室过继来的嗣子争一时长短呢。但因为他对这些争权夺利的事一概不感兴趣,只专心带兵守卫边疆,只要是为了大局,跟新任燕王合作也无妨,从不会挑事寻衅,但也会阻止新任燕王威逼旁支血脉。所以,无论是后头过继来的,还是前头老王爷留下的人,都对他敬重有加,同时,也不怎么拿他当自己人。
先帝的那位嫡长子,曾经的燕王世子想要上京去争皇位,原本还想请袁老将军出面支持一下自己的,他一概不理会,只专注边疆事务。因此,那位燕王世子坏了事后,还有人埋怨袁老将军如何如何,仿佛少了他的支持,燕王世子方才没法成事的。他老人家听了这些抱怨,也不多言,只是把自个儿的家迁往真定,直接在当地置宅买地,落下户来。除了他自个儿带着儿子长期驻守边城以外,家中女眷彻底不跟北平城里的人来往了。等到他助现任燕王夺得大战胜利,他才重新出现在北平某些权贵的视野中。
这时候,又有燕王府旁支的人感到后悔,当年不该把他一家逼出北平城的,如今离得五百里远,想要从他家眷那边下手,劝他做些什么,都十分不方便,于是又回头想把人把家搬回来。可在那之后,袁老将军就以旧伤复发为名,告老辞官,直接回真定休养去了。他的儿子倒是还在边关,可官职不高,又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燕王府旁支的人看不上眼,只得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到燕王的婚配上。等到燕王回京一趟,带回了新婚的王妃,与王妃娘家那一群饱读诗书又经验丰富的文官,充实燕地官僚系统,他们才开始后悔。这些琐事,就不必赘述了。
大概是因为袁老将军告老之后,就真的一直十分安静,于是没什么人继续关注他了,顶多是几年后,他儿子在边关一次小型战事中伤重而亡,稍稍引起了北平城官宦圈子的话题,但也没太多人关注。真定距离北平城足有五百多里,距离实在太远了。袁家人口又不多,除了袁老将军的夫人,以及儿媳妇袁夫人外,就只有袁小将军袁燮一个独苗苗,旁的兄弟姐妹旁系支脉一概皆无,令人无从关注起。
数年前,袁老将军去世了。他在临终前嘱咐孙子袁燮亲自前往北平城向燕王府报丧,另有遗折要托燕王呈送皇帝。刚满十二岁的袁燮披麻戴孝去了北平,燕王才头一次见到这个孩子。虽然后来袁燮回家守孝去了,可在那三年孝期里,燕王府派来的教官一直在真定指点他的文韬武略,等他一出孝,就直接去了北平城,到燕王府接受更深一层的军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