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战斗以一场明军完胜而告终。</p>
经过明军一番火炮、手榴弹的洗礼,清军完全没了抵抗之力,纷纷四散逃命。</p>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主帅战死,帅旗散落他们还能怎么办?</p>
不跑路,等死吗?</p>
那些没跑掉的清兵自然都成了明军的刀下鬼,首级被割下换作战功。</p>
大明天子朱由榔亲自出城迎接得胜将士。</p>
白文选一马当先的走在最前,在距离天子十数步时翻身下马行了臣礼。</p>
朱由榔连忙上前将白文选扶起,和声道:“白将军辛苦了。”</p>
“杀虏报国乃臣之本分矣。”</p>
适值春寒料峭,朱由榔亲自取下大氅披在白文选身上道:“这一仗打的解气,打出了大明的威风,朕心甚慰。”</p>
白文选自然没有料到天子会如此礼遇于他,感动的抱拳道:“陛下如此厚待于臣,臣愧不敢当。”</p>
朱由榔笑道:“白将军如此神勇,真是过谦了。”</p>
他环视左右,冲李定国、沐天波道:“晋王、黔国公觉得这仗打的如何呢?”</p>
李定国连忙道:“此战大捷,都是陛下之功。陛下神勇无敌,将士们受到鼓舞这才会杀敌无数。”</p>
这记马屁拍的十分到位。要说道理嘛也确实有些道理。</p>
身为天子,朱由榔站在城头擂鼓助威鼓舞士气甚至射箭毙敌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明军将士,但把功劳都归结到朱由榔身上就有些太扯了。</p>
就连李定国这样的忠贞之臣都免不了拍君上的马屁,真是让人唏嘘不已。</p>
“陛下英武胜过唐宗汉武。”</p>
沐天波这边就吹嘘的更夸张了,连朱由榔武功胜过唐太宗李世民、汉武帝刘彻这样的话都说了出来。</p>
也就是朱由榔知道他们是忠贞之臣,要不然还真不会一笑置之。</p>
“朕本就坚信大明一定会在此战大获全胜,不过这都是三军用命的功劳。”</p>
作为天子,朱由榔没有理由跟臣下争功。换句话说,臣子的功劳越大不就越说明他领导有方吗?</p>
老实说此战之前朱由榔还是有些忐忑的。毕竟史书上一直把清军尤其是八旗精锐描绘成不可战胜的存在。</p>
但经过此战,朱由榔确信清军并非是不可战胜的。</p>
他们一样是有血有肉的存在,一样会恐惧会溃败。</p>
诚然保卫昆明只是明清之争的开始但信心的建立是尤为重要的。</p>
有了信心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有了转机。</p>
“陛下,这些虏贼尸首如何处理?”</p>
稍顿了顿,李定国沉声发问。</p>
“割首记功之后筑成京观。朕要让东虏看看,犯我大明天威的下场!”</p>
这话朱由榔脱口而出,说的斩钉截铁。</p>
李定国抱拳道:“臣领旨。”</p>
他是由衷的感到欣喜。</p>
有这么一位雄主在,大明是真的能够看到中兴的希望了。</p>
...</p>
...</p>
回到宫中后,朱由榔渐渐冷静了下来。</p>
这战固然大获全胜,但明清之间的实力对比仍然悬殊。</p>
明军如今只控制着云南、四川两省。</p>
其余之地近乎都在清军手中。</p>
光是粮食、兵源两点大明就被压的死死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