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却说赵良栋在卧龙岗吃了苦头,遂率部绕远行军。</p>
十万大军所过之处,直是如同蝗虫一般。</p>
一些躲闪不及的百姓被清军抓走充作夫子,做最苦力的活计。</p>
比预计多行军了七八日,赵良栋总算抵达了跑马河畔。</p>
作为宜宾附近的第一大河,要想去往宜宾则必须渡过跑马河。</p>
虽然现在不是汛期,但这一段河水甚是湍急。</p>
赵良栋找不到渡船,直是急的一头包。</p>
该死的明贼一定是把这一代的渡船全都迁走了。</p>
临时砍伐木筏渡河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这又得耽误不少时间。</p>
赵良栋担心贵州的洪承畴、鳌拜催促,更怕京师的顺治皇帝不耐烦。</p>
是以他派出哨骑沿着河岸打探,希望寻找一处较浅的河湾生渡。</p>
大部军队则临时驻扎在河南岸,稍作休整。</p>
赵良栋统领的这支大军满汉混杂,以赵良栋的资历很难完全压制。</p>
若是一直打胜仗还好,卧龙岗那次惨败后,军中便一直有人议论赵良栋不配做这个统帅。</p>
那些上三旗的旗兵更是心生不满。凭什么一个汉人在这里耀武扬威,发号施令?</p>
不少旗兵开始闹事,赵良栋好生安抚这才算暂且揭过。</p>
可是一到跑马河畔,听说赵良栋要在没有渡船的情况下生渡,这些旗兵立时又炸了锅。</p>
就这湍急的河水,渡河的时候他们不得被卷走?</p>
这赵良栋的脑袋是进水了吧?</p>
赵良栋听到这些抱怨心情自然不爽,但他又不好明面上发作,只能装作没听见。</p>
唉,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p>
这些旗兵虽然战斗力强悍,但是不服管教。</p>
赵良栋甚至觉得没有这些旗兵,军队更好统率。</p>
但事已至此,他总不能把这些旗兵赶走吧?只能心里期望这些旗兵以大局为重,不要再闹出什么幺蛾子来。</p>
通过卧龙岗一战让赵良栋认识到了明军坚守宜宾的决心。</p>
明军能够把防线扩展到宜宾外围,证明他们一定会主动出击。</p>
如此赵良栋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严防明军突袭。</p>
临近晌午,赵良栋遂下令全军埋锅做饭。</p>
大军所带军粮还算充足,是以午饭这一顿是吃的实打实的干货。</p>
若是军粮不够,就只能一日两餐了。</p>
伙兵们个个开始忙碌起来,捡柴火搭锅生火。</p>
人食五谷杂粮,当兵吃粮更是天经地义。</p>
这些清兵之所以当兵就是因为能够吃上饱饭,打仗的时候还可以去肆意劫掠百姓,不必守什么规矩。</p>
所以吃饭的时候便是他们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候,任什么事情也无法比拟。</p>
一些相熟的清兵聚在一起,一边讲着荤段子开着玩笑一边等着米煮熟。</p>
赵良栋对此见怪不怪。</p>
洪承畴常对他讲统兵要张弛有度,有的时候需要立威,但更多时候要保持一个相对宽松的氛围。</p>
军队本就是令行禁止的地方,若是时刻高压,士兵们情绪崩溃很可能出现营啸、兵变的事情。</p>
那时候别说赵良栋这样资历较浅的将领,便是洪承畴亲临恐怕也弹压不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