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韩兆年按照约定打开城门,率部放下兵器出城投降。</p>
明军第一时间接管了襄阳城。</p>
控制了襄阳,等于控制了汉水流域。</p>
这下明军可以说是无后顾之忧了。</p>
朱由榔进城的时候,发现街道上空无一人,十分的萧瑟冷清。</p>
他不由得皱眉问道:“这是怎么回事?百姓们呢?”</p>
“陛下,百姓们应该是认为大战在即都躲起来了吧。”</p>
李定国攻城拔寨的经验很丰富,他十分清楚对于城中的百姓来说,这是最危险的时候。</p>
守军会抓百姓来做壮丁协助守城,要想不把抓走就得赶快躲起来。</p>
至于攻城方,有些军纪不严的在破城后一般会肆意劫掠,苦的自然是这些百姓。</p>
“传朕旨意,严格约束军纪,不得侵扰百姓。违反者按照军法论处。”</p>
明军的军纪其实已经算是比较好的了,但朱由榔还是怕有些士兵管不住自己。</p>
眼下明军东征,除了攻城拔寨外,获取百姓的支持也很重要。</p>
绝不能给当地的百姓留下一个明军残暴贪婪的坏印象。</p>
“臣遵旨!”</p>
“陛下,罪臣有一事不知当不当讲。”</p>
主动献城的韩兆年陪着笑脸凑过来,态度极为恭敬。</p>
“说罢。”</p>
鉴于韩兆年的态度还算不错,朱由榔打算给他一个机会。</p>
“陛下此番东征,目的是在于府库中的钱粮还是长期经营?”</p>
韩兆年这番发问还是蛮毒辣的。</p>
明军困守西南的时间已久,给世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割据政权。</p>
这种情况下,王朝的进取心就会被怀疑。</p>
恐怕在韩兆年心中,朱由榔此番也是来打秋风的。赚到了钱粮再撤回川东,这些城池自然又会回到清军手中。</p>
“这天下本就是大明的,朕只是拿回属于朕的东西。”</p>
朱由榔霸气侧漏的说道。</p>
你不是想试探朕吗,朕就明明白白的告诉你。</p>
朕不是四处流窜的流贼,朕是天子,朕要把失去的东西都拿回来!</p>
“若是如此,罪臣建议陛下稳扎稳打,先不要急于攻打武昌。”</p>
韩兆年解释道:“据罪臣所知,武昌驻军最少有三万,且都是精锐。陛下如果率部远征,则必定尽带精锐。若是能够打下武昌还好,若是打不下,这后院再起火,连退路都断了。”</p>
其实韩兆年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p>
清军经营湖广多年,当地的百姓已经习惯了接受清廷的统治。</p>
明军在此驻军还好,一旦离开,这些被攻克的城池很可能又会挂上清旗。</p>
若是明军在此留下大量驻军,一城一池的分散开,去打武昌的军队很可能就会不够。</p>
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p>
“武昌朕是一定会打的,襄阳、夷陵朕也不会放弃。朕全都要!”</p>
朱由榔的自信在于此次东征的兵力构成。</p>
他已经想好,让夔东诸军分别镇守在攻克的这些湖广城池,他和李定国则率部奔袭武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