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军心已乱,则很难重新聚起。</p>
莽尔多尼也只是在尽力做出一些尝试罢了。</p>
他现在已经清楚的认识到双方战力之间的差距。</p>
就明军先锋展现出来的那种强大冲击力,便是莽尔多尼派出三五倍的精锐前去阻击,也未必能够拦得住。</p>
何况就现在清军涣散的军心,根本无人恋战。</p>
好在他通过擂鼓已经聚集起了一些溃兵,现在撤退跑路也不算太亏。</p>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p>
“传我将令撤军!”</p>
...</p>
...</p>
控制襄阳后,明军返回夷陵继续沿长江前进。</p>
朱由榔现在信心越来越足,已经迫不及待要赶赴江陵夺下这座重镇了。</p>
说起江陵就不能不提张居正。</p>
此人应该算是有明一代名气最大的江陵人了。</p>
其掌权之后推行的一条鞭法、万历新政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中兴的迹象。</p>
可惜张居正早逝,万历皇帝没了束缚彻底放飞自我,一系列举措把张居正打下的基础挥霍的一干二净。</p>
这种情况下大明理所当然的开始走下坡路。后世说明之亡亡于万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p>
万历皇帝的问题就在于什么都要管,但又是个长不大的孩子,需要臣子哄着。</p>
这就造成了一种畸形的模式,皇帝与内阁相看两厌,索性万历皇帝玩起了罢工,二十几年不上朝。</p>
万历后期党争四起,和他不过问朝政有很大关系。</p>
这点嘉靖皇帝还是做的很好的,虽然人家也不上朝,但朝局也没乱啊。</p>
哪像万历朝,浙党、楚党、东林党,整个朝堂都乱成一锅粥了。</p>
可以说天启、崇祯都是在给万历擦屁股,当然个人能力欠缺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p>
毕竟崇祯当了十几年的实权皇帝,临了全甩锅给臣子也是没道理的。</p>
其实朱由榔有时在想,上位者的一两个决定就会影响整个历史的走势。</p>
就拿永历朝来说,有太多机会反扑了。可惜都是胎死腹中。</p>
朱由榔现在要做的便是给之前的永历擦屁股。</p>
希望不算太晚吧。</p>
“陛下,臣听说江陵城十分坚固。这一次还要用棺材炸城吗?”</p>
李定国上一次亲眼目睹了棺材炸城的效果。</p>
虽然不算太理想,但也至少起到了作用。</p>
当时天子总说是气密性的问题,要李定国一定要采买一些专业的棺材。</p>
李定国当然不明白气密性不够是什么意思,但他也不敢问他也不敢说,只能巴巴的遵命照做。</p>
如今几十口棺材放在船上,颇是有些晦气。</p>
李定国还是很在意这些的,但见天子一脸的无所谓,他也不好多说什么。</p>
“嗯,朕还想再试一试。上一次确实是临时做的棺材缝隙太大,气密性不够。这一次买来专业的棺材,效果肯定会好上不少。”</p>
“陛下,那热气球...”</p>
“热气球的话暂时先不要用了。朕另有用处。”</p>
朱由榔顿了顿道:“晋王,朕有一事一直想对你说。”</p>
“陛下请讲!”</p>
李定国诚惶诚恐道。</p>
“世子年纪不小了吧?晋王何不多带他领兵打仗,传授一二。”</p>
据朱由榔所知,李定国是一直把李嗣兴带在身边的。</p>
在历史上李嗣兴并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迹,这就是李定国的问题了。</p>
身为父亲怎么能不为自己儿子想想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