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压死鞑子的最后一根稻草(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1 / 2)

</p>

鳌拜之死对清兵们来说无异于是晴天霹雳。&lt;/p&gt;

事情发生的实在是太过突然,以至于连鳌拜的亲兵都没有反应过来。&lt;/p&gt;

等到他们意识到鳌拜真的死了的时候,想到的第一件事自然是怎么隐瞒。&lt;/p&gt;

洪承畴是在此除鳌拜外的最高将领,鳌拜的亲兵们抬着鳌拜的尸首前去洪承畴面前问策。&lt;/p&gt;

一向以谋略见长的洪承畴一时也彻底傻了。&lt;/p&gt;

刚刚还好好的,怎么突然之间就死了呢?&lt;/p&gt;

在战场之上你永远不知道意外什么时候会发生!&lt;/p&gt;

将领在一场战争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能够起到左右战局的作用。&lt;/p&gt;

像鳌拜这种清军阵中定海神针一般的人物突然暴毙,其影响自然是毁灭性的。&lt;/p&gt;

洪承畴知道这场战斗已经失败了,只是时间问题。&lt;/p&gt;

“撤退吧。”&lt;/p&gt;

很快洪承畴就作出了一个艰难无比的决定。&lt;/p&gt;

虽然艰难但必须如此,因为要想活命只能选择苟全。&lt;/p&gt;

洪承畴虽然已经一把年纪,却还是很惜命的。&lt;/p&gt;

毕竟他还没有看到大清一统江山,他还不能死!&lt;/p&gt;

对于这个决定,那些八旗兵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lt;/p&gt;

大清律法明文规定,凡是在战争中主帅阵亡的,士兵们必须把其尸首抢回,否则逐级论罪,罪名最重的要论死。&lt;/p&gt;

如果鳌拜的尸首在明军手中,他们或许还会奋力抢回。&lt;/p&gt;

但现在尸首就在他们手中,岂有再战的道理?及时跑路才是正途啊!&lt;/p&gt;

鳌拜的命是命,他们的命自然也是命。&lt;/p&gt;

鳌拜已经死了,他们没有理由把自己也搭进去。&lt;/p&gt;

至于绿营兵自然是跟着八旗兵走的,八旗兵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lt;/p&gt;

但要实现撤退并不是一件动动嘴皮子就能做到的简单事。&lt;/p&gt;

要知道在此之前明军与清军杀得难解难分。&lt;/p&gt;

一度明军甚至威胁到了清军的中军。&lt;/p&gt;

现在要想把脚从泥沼中拔出来,要是没有点壮士断腕的勇气怕是真的不行。&lt;/p&gt;

洪承畴自然是个狠人,别说断腕了就是断臂求生也没有任何犹豫。&lt;/p&gt;

他当即舍弃了左翼军队,命令右翼和中军立时向山下撤退。&lt;/p&gt;

至于围攻永历的胡全才部,洪承畴是管不了了。&lt;/p&gt;

这种时候再派人去通知胡全才部实在是来不及了。&lt;/p&gt;

洪承畴显然不打算为了救胡全才把自己搭进去。&lt;/p&gt;

有道是死道友不死贫道,这是洪承畴一直以来的处事原则。&lt;/p&gt;

却说清军主力撤军,远处的朱由榔第一时间有所察觉。&lt;/p&gt;

见清军帅旗越来越远,朱由榔向李定国问道:“依晋王看,虏贼此番是为何意?”&lt;/p&gt;

“或许鞑子撑不住了吧。”&lt;/p&gt;

李定国寻思了片刻。&lt;/p&gt;

这个时候永历君臣并不知道鳌拜已经死了,甚至明军中没有人知道这点。&lt;/p&gt;

毕竟鳌拜是稀里糊涂的被一支冷箭射死的,这实在是太过于意外了。&lt;/p&gt;

“晋王可否乘胜追击?”&lt;/p&gt;

“臣遵命!”&lt;/p&gt;

李定国抱拳领命道。&lt;/p&gt;

不过过了片刻李定国犹豫道:“陛下,虎贲军那边怎么办?”&lt;/p&gt;

李定国若不说朱由榔差点忘了,赵旭统领的虎贲军现在正在被鞑子围攻。&lt;/p&gt;

当务之急是赶快前去营救啊。&lt;/p&gt;

朱由榔苦笑道:“多亏了晋王了,朕差点忘了正事。还是先营救虎贲军吧”&lt;/p&gt;

“遵旨!”&lt;/p&gt;

...&lt;/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