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朱由榔的信任(第五更!求订阅,求月票!)(1 / 2)

</p>

朱由榔不愿意猜忌李定国,也不能猜忌李定国。&lt;/p&gt;

如今南明的形势可以说都是李定国和郑成功打出来的。&lt;/p&gt;

朱由榔虽然也发挥了一些作用,但基本都是穿越过来后的这两年。&lt;/p&gt;

至于那位土著正主,实在是不配一国之君的身份。&lt;/p&gt;

用闻风而逃,跑路天子来形容他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lt;/p&gt;

这样的皇帝连国家都放弃了,组团去缅甸穷游,真的让人唾弃。&lt;/p&gt;

不过朱由榔穿越后这两年着实挽回了不少形象。&lt;/p&gt;

但这并不意味着朱由榔可以把李定国一脚踢开。&lt;/p&gt;

这样非但群臣将士们接受不了,就连朱由榔自己内心都接受不了。&lt;/p&gt;

而且大明真的再经不起折腾了,再来一次分割便是神仙也难救了。&lt;/p&gt;

所以无论如何朱由榔都必须信任李定国,只是在李定国主动接触赵旭这件事上朱由榔觉得确实应该找一个合适的时机然后主动和李定国坐下来聊一聊。&lt;/p&gt;

君臣二人敞开心扉把话说开了,也就没什么了。&lt;/p&gt;

朱由榔是真的希望李定国可以成为大明的岳武穆、韩世忠,但是朱由榔肯定不会做赵构,而是以汉光武为榜样。&lt;/p&gt;

此刻的大明虽然看似艰难但还是能看到很多希望的。&lt;/p&gt;

朱由榔隐隐觉得此次江西会战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只要明军拿下了江西形势就会一片大好,光复江南指日可待。&lt;/p&gt;

这也说明在任何时刻都不要丧失希望,哪怕残如南明只有四川、云南两省之地最后亦能翻盘。&lt;/p&gt;

...&lt;/p&gt;

...&lt;/p&gt;

天已经彻底黑下来了,洪承畴在亲卫的搀扶下回到了城中巡抚衙门。&lt;/p&gt;

虽然他很想和将士们一起住在城外大营中。但此刻正是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时候,晚上气温很低。&lt;/p&gt;

洪承畴又上了年纪,万一在大营中住一晚染了风寒就不美了。&lt;/p&gt;

今日的激战可谓是一场完败,这令洪承畴很是失望。&lt;/p&gt;

原本他以为明军只是强在火器上,这种盘外招和军械的优势并不能说明明军真的强大。&lt;/p&gt;

但经历了一场大战后洪承畴已经彻底认清了明军和清军之间真实的实力对比。&lt;/p&gt;

不论从军械装备还是军队面貌、士气、执行力上看明军都要在不同程度上高出清军一筹。&lt;/p&gt;

若说起清军的优势,恐怕只有军队数量这一项了。&lt;/p&gt;

但人数优势不会在所有时候都发挥出作用,至少眼下如此。&lt;/p&gt;

洪承畴感到很心累,他怎么觉得明清之间现在的状态有点像崇祯年间的时候呢。&lt;/p&gt;

只是此时的大清有点像崇祯年间的大明,而此时的大明有点像之前的大清。&lt;/p&gt;

如今大清虽然空有体量以及百万雄兵,但在兵员质量上并不能打。&lt;/p&gt;

而明军算上郑成功也就有区区二十来万士兵,但个个能打甚至能够独当一面。&lt;/p&gt;

洪承畴忽然发现大清除了满蒙汉八旗这二十来万精锐,以及吴三桂、尚可喜、耿继茂三位汉人异性藩王的几十万军队以外,剩下的几十万绿营兵也就是凑数的。&lt;/p&gt;

而三位藩王各怀心思,未必肯出全力。&lt;/p&gt;

尤其是吴三桂现在连听调都不听了实在是过分。&lt;/p&gt;

若是十几年前八旗的战斗力天下无双。&lt;/p&gt;

便是明军最精锐的军队也无法望其项背。&lt;/p&gt;

但自打入关以后八旗子弟迅速的腐化。&lt;/p&gt;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lt;/p&gt;

辽东毕竟是苦寒之地,来到温暖的关内,面对中原的花花世界,是个男人都会堕落腐化。&lt;/p&gt;

八旗军甚至是满八旗的战斗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lt;/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