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登州布局(第七更!求订阅,求月票!)(1 / 2)

</p>

“这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变化恐怕很大吧?”&lt;/p&gt;

马逢知话里有话,施琅如何听不出来。&lt;/p&gt;

“皇上身体如何不是我们这些做奴才的该忖度的。不过皇上是天子,应该会万寿无疆的。”&lt;/p&gt;

马逢知听了直是想笑。&lt;/p&gt;

这个施琅还是挺会装的啊。&lt;/p&gt;

什么天子受命于天,万寿无疆的鬼话也说的出来。&lt;/p&gt;

自古以来当皇帝的都是短命鬼。&lt;/p&gt;

不要说万岁千岁了,就是活过五十的都不多。&lt;/p&gt;

顺治虽然年轻,可据说身子骨一直都不硬朗,隔三差五的染风寒。&lt;/p&gt;

这种羸弱的身子平日里倒也罢了,毕竟有那么多人悉心伺候着不会出什么大问题。&lt;/p&gt;

可最近这一年来天下被明军搅和的天翻地覆,顺治就一点想法也没有?&lt;/p&gt;

那是不可能的!&lt;/p&gt;

马逢知觉得顺治皇帝没有被气死就已经是个奇迹了。&lt;/p&gt;

他之所以问这些自然不是他关心顺治的死活,而是关心清廷内部的权力再分配。&lt;/p&gt;

马逢知其实已经有了盘算,如果朝局有变动他便会立即投入一位有实力的旗主王爷门下充当走狗。&lt;/p&gt;

虽然顺治有子嗣但不过是娃娃罢了。&lt;/p&gt;

自古主少国疑,一旦顺治暴毙结果就是朝局大乱。&lt;/p&gt;

肯定无数王爷都会跳出来争夺皇位。&lt;/p&gt;

大明好歹还有个嫡长子继承制度在那里约束,叫旁系皇族不要多想。&lt;/p&gt;

大清可没有这个规矩。&lt;/p&gt;

大清起于塞外苦寒之地,信奉的是实力。&lt;/p&gt;

谁得拳头硬就听谁的。&lt;/p&gt;

当初如果不是多尔衮心软,皇位也不会落到顺治的头上。&lt;/p&gt;

当然顺治也不是皇太极的长子,皇太极的长子是豪格。&lt;/p&gt;

这也更加证明嫡长子继承制在大清这没有什么用。&lt;/p&gt;

所以一旦顺治被气死,那么谁来继位便是一件令人无比期待的事情。&lt;/p&gt;

马逢知自然想要有拥立之功,所以才会这么打听。&lt;/p&gt;

不过看来施琅也不太清楚,所以马逢知也识趣的不再问了。&lt;/p&gt;

...&lt;/p&gt;

...&lt;/p&gt;

“世子殿下,不好了!”&lt;/p&gt;

亲兵冲进守备府,惊慌不已的喊道。&lt;/p&gt;

郑经正在看奏报,见状皱眉问道:“发生什么了?为何如此慌乱。”&lt;/p&gt;

“启禀世子殿下,是何总兵,何总兵发来急报,请您留意南京。施琅可能不会主攻杭州而是会绕过杭州猛攻南京。”&lt;/p&gt;

不得不说何守义是十分谨慎的,这一点郑成功十分欣赏。&lt;/p&gt;

不过他觉得施琅绕道攻打南京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这样一来等于是绕远,补给线会很长。&lt;/p&gt;

除非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效仿当初郑成功走长江逆流而上。&lt;/p&gt;

郑经仔细想了想觉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lt;/p&gt;

这种事情一旦坐实就是毁灭性的。&lt;/p&gt;

如果郑经不早做准备临时决断是来不及是。&lt;/p&gt;

从陆路绕远没有可能,就只是会走水路了。&lt;/p&gt;

上游在明军手中不用担心,郑经要担心也只需要担心下游。&lt;/p&gt;

换句话说只要镇江无忧,那南京就是无忧的。&lt;/p&gt;

思来想去郑经还是决定亲自带兵前去镇江。&lt;/p&gt;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郑经要确保父王回来之前,南京是无忧的。&lt;/p&gt;

所以提兵前去镇江驻守是最稳妥的方式。&lt;/p&gt;

“传我将令,提兵一万前去镇江!”&lt;/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