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朱由榔对发展科技、工业很在意,但军事上也没有丝毫松懈。</p>
南京城现在看似安定,但实则周遭危机四伏。</p>
朱由榔首先要打的就是凤阳。</p>
道理也很简单,除去凤阳有老朱家祖坟这一点外,最重要的就是凤阳位于南京的正北,且面积极大。</p>
这么一块重要的地方自然不能落入清军之手,不然对于大明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p>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p>
别的地方都可以留着慢慢打,但凤阳必须尽快拿下。</p>
拿下凤阳,南京北边便有了屏障,不必担心清军南下没有示警了。</p>
歇了半个月左右大军得到了一定休息恢复,朱由榔也正式把攻打凤阳的计划提上了日程。</p>
他宣旨召集包括李定国在内的一众将领入宫议事。</p>
如今朱由榔君臣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议事模式。</p>
朱由榔也十分享受这种相互讨论的过程。</p>
“朕欲攻打凤阳,想必诸位爱卿都已经知道了,都来说说这场仗该怎么打。”</p>
朱由榔不想把氛围弄得太紧,这也是他不愿意在大朝会上议事的原因。</p>
什么都得按照规制一板一眼的办,稍有逾越便有御史跳出来抨击,烦都烦死了。</p>
实际上这帮御史屁事都干不了,除了打打嘴炮刷刷存在感外什么用也没有。</p>
朱由榔只想跟做实事的人一起议事,这样效率可以最大化。</p>
“陛下,臣有话要讲。”</p>
最先开口的却是张煌言,这多少让朱由榔有些惊讶。</p>
毕竟在他的印象中张煌言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恐怕也只有对上郑成功的时候他的话才比较多。</p>
而现在张煌言竟然第一个站出来提出了方案。</p>
朱由榔倒真是很有兴趣,想要听听张煌言会说些什么。</p>
“张本兵请讲。”</p>
朱由榔和声道。</p>
“臣遵旨!”</p>
张煌言拱了拱手,十分恭敬的说道:“陛下,据臣所知凤阳虏兵数量不足五万。陛下若发兵攻打,可以集中兵力攻打,完全不需要分兵。”</p>
张煌言之所以这么自信是因为是现在明军总兵力超过二十万,其中有十多万集中在南京及周边。</p>
不论是军队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是凤阳清军能比的。</p>
只有在实力不如对手或者相差无几的时候才需要用技巧,譬如分兵。</p>
如果实力完全碾压直接平推过去就是了,还分什么兵?</p>
“那么谁来做先锋呢?”</p>
虽说是合兵进攻,但总要有个做先锋的。</p>
朱由榔是不好开这个口的,他自然希望由张煌言来说。</p>
张煌言毫不犹豫的说道:“臣觉得忠王殿下很合适。”</p>
就这些日子和郑成功的相处下来,张煌言觉得郑成功还是忠于大明朝廷的,而不仅仅是为了捞一些虚名。</p>
但郑成功除了拿下南京似乎并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战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