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初见成效(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1 / 2)

</p>

不管怎么样,疫情的势头算是控制住了,接下来就要尽可能的组织人手全城灭鼠。&lt;/p&gt;

鼠疫虽然不是完全因老鼠引起,但其占据的比重很大。&lt;/p&gt;

只有解决了老鼠这个隐患,疫情才不会反复。&lt;/p&gt;

不然即便现在控制了势头,随时疫情都可能卷土重来。&lt;/p&gt;

大明真的经不起折腾了。&lt;/p&gt;

再有就是培养百姓们的卫生观念和意识。&lt;/p&gt;

只有卫生观念和意识上去了,传染病的发生次数才会降低。&lt;/p&gt;

要想彻底杜绝肯定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尽可能的减少,降低对朝廷和百姓的影响。&lt;/p&gt;

不过这个肯定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漫长的时间进行灌输。&lt;/p&gt;

当初朱由榔要求士兵们不能在营帐内随地大小便解决,就花了很长的时间。&lt;/p&gt;

现在让百姓转变观念只会更难。&lt;/p&gt;

但再难也得做,卫生意识上不去做什么都是白搭。&lt;/p&gt;

“这些日子要辛苦将士们了,等这波疫情结束之后朕会亲自给有功将士奖赏。”&lt;/p&gt;

“臣替将士们谢过陛下了。”&lt;/p&gt;

张煌言激动的说道。&lt;/p&gt;

“得了疫病的百姓好吃好喝好药的安排上,至于他们能否挺过这一遭就看造化了。”&lt;/p&gt;

虽然朱由榔十分不忍,但除了隔离确实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lt;/p&gt;

没办法,死几十几百人总比死几万几十万要好。&lt;/p&gt;

这个时代没有治疗鼠疫的特效药,只能采取这种措施。&lt;/p&gt;

“陛下仁厚,百姓们一定是看在眼里的。”&lt;/p&gt;

朱由榔摇了摇头道:“光是仁厚有什么用。朕听说是那些百姓吃不饱饭这才选择去掏鼠洞的。还是饿的啊!”&lt;/p&gt;

朱由榔十分忧愁道:“百姓们吃不饱饭是朕这个做君父的责任。晋王命人从江西、湖广调粮食吧。朕要赈济灾民。”&lt;/p&gt;

南京的情况只是一个缩影,附近的地方肯定差不了太多。&lt;/p&gt;

朱由榔不想看到太多人饿死,是以决定调粮食来赈济。&lt;/p&gt;

虽然这会减少军队的粮食,但也只是减少存粮。&lt;/p&gt;

而对百姓们来说可是救命粮啊!&lt;/p&gt;

“陛下如此仁厚,臣佩服!”&lt;/p&gt;

这下郑成功也感动的五体投地。&lt;/p&gt;

他当初主政时,也没有考虑过开仓赈济。&lt;/p&gt;

当然那时候情况不太一样,他只控制了南京、镇江等地。&lt;/p&gt;

靠的是府库中的存粮。&lt;/p&gt;

若是粮食发完了士兵便没得吃。&lt;/p&gt;

但现在天子可以从湖广、江西调集粮食,情况就好的多了。&lt;/p&gt;

不过郑成功还是很佩服天子,这份心胸真是富有四海者才能拥有的。&lt;/p&gt;

这是真正的王者。&lt;/p&gt;

“可以把朕列的防疫要点摘出来抄在小册子上,然后再分发给百姓们。防疫靠的是每一个人,若是只有朝廷只有朕和诸位爱卿在努力,恐怕效果也不会太好。”&lt;/p&gt;

朱由榔很注重培养百姓的习惯,习惯养成许多棘手的问题都能较好的解决。&lt;/p&gt;

“陛下臣还有一事想要请示。”&lt;/p&gt;

张煌言思考了良久还是决定发声:“如果灾民大量拥入南京城,该如何做?”&lt;/p&gt;

就目前旱情来看,短时间内灾民只会越来越多。&lt;/p&gt;

灾民讨不到饭吃一般都会来大城。&lt;/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