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朕欲收复浙江(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1 / 2)

</p>

郑成功露出一副惶恐的神色,连忙恭敬道:“陛下尽管吩咐。”&lt;/p&gt;

“朕刚刚接到奏报,施琅再次率部袭扰宁波沿海。有十几个村子都被他付之一炬。这简直是在挑战朕的底线。”&lt;/p&gt;

朱由榔之前的态度是先收复南直隶,再去攻打浙江。&lt;/p&gt;

但是施琅如此挑衅,都踩在朱由榔的脸上了,朱由榔若是再不做出回应,群臣会怎么想?大明的百姓会怎么想?&lt;/p&gt;

他找郑成功来就是商议其中的具体细节。&lt;/p&gt;

郑成功显然有些吃惊,随后他面露怒色道:“这个贼子,反复横跳,示大明朝廷如无物,臣请领兵征讨。”&lt;/p&gt;

朱由榔对郑成功的态度很满意。&lt;/p&gt;

这话郑成功自己提出来了,朱由榔就不用再提了。&lt;/p&gt;

“忠王决定率兵多少前去攻打?”&lt;/p&gt;

“回陛下,五万水师足矣。”&lt;/p&gt;

郑成功其实能调动的水师兵力足足有七八万人,但他不能把所有兵力调走,还得留下两三万守家。&lt;/p&gt;

毕竟崇明岛刚刚收复不久,万一鞑子又打长江入寇的主意,还是得有些人手驻防的。&lt;/p&gt;

朱由榔点了点头,选择相信郑成功的判断。&lt;/p&gt;

至少在水战这个层面,郑成功懂得应该比他多的多。&lt;/p&gt;

朱由榔不是一个事无巨细都要插手的领导,他一直秉承的理念是由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lt;/p&gt;

既然他选择了相信郑成功,那就会让郑成功放手去做。&lt;/p&gt;

“朕亲自为你送行。”&lt;/p&gt;

朱由榔淡淡道:“希望忠王大获全胜,剿灭虏寇,早日得胜归来。”&lt;/p&gt;

郑成功激动的抱拳道:“臣谢陛下隆恩。”&lt;/p&gt;

...&lt;/p&gt;

...&lt;/p&gt;

却说郑成功离开皇宫后径直返回了府邸。&lt;/p&gt;

按照现在的规矩他得等兵部正式的手续才能调兵出征。&lt;/p&gt;

一开始这会让人有些不习惯,但郑成功也知道以后这会形成常态。&lt;/p&gt;

毕竟朝廷有朝廷的规矩,不可能任由几个军阀将领呼风唤雨。&lt;/p&gt;

一回到府中,郑成功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儿子郑经。&lt;/p&gt;

有道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lt;/p&gt;

这一次郑成功打算把郑经带到阵中。&lt;/p&gt;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郑成功发现郑经在处理内勤等方面的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几次留守南京郑经都完成的很出色。&lt;/p&gt;

但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将领,成为他郑成功的接班人光是有这些还不够。&lt;/p&gt;

若不亲自领兵出征,打上一次大战怎么可能有所成长?&lt;/p&gt;

登莱之战时郑经毕竟只率领了一支偏师,军队的规模实力都有所不足。&lt;/p&gt;

而且甘辉有些地方也不好对郑经明说。&lt;/p&gt;

这种情况下,郑经的提升着实有限。&lt;/p&gt;

如今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摆在面前,郑成功当然不会错过。&lt;/p&gt;

他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郑经迅速的成长。&lt;/p&gt;

毕竟大明的未来是郑经他们的,等到他们这些老家伙退的退死的死,年轻人是要能顶上来的啊。&lt;/p&gt;

“父王,您是说天子已经下旨命您领兵出征,围剿施琅?”&lt;/p&gt;

郑经也显得十分激动。这些日子他在南京城里直是憋坏了,早就想出去透透气了。&lt;/p&gt;

“天子已经有了口谕,正式的旨意很快也会下来。为父终于可以亲手手刃施贼了。怎么样,愿不愿意跟着为父一同前往?”&lt;/p&gt;

郑经连忙点头道:“孩儿愿誓死追随父王左右。”&lt;/p&gt;

郑成功见状满意的点了点头。&lt;/p&gt;

其实他也就是这么一问,并没有征求郑经意见。&lt;/p&gt;

“等到粮草淡水准备妥当,朝廷的旨意一下来我们便出征!”&lt;/p&gt;

郑成功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lt;/p&gt;

施琅,本王已经忍你很久了。&lt;/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