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当清军打开庐州城门的时候,李来亨还是觉得有些难以置信。</p>
就这样不战而屈人之兵?</p>
这可是行军打仗的最高境界了。</p>
妙,真是妙啊!</p>
看来以往明军的作战策略多少有些问题。应该先行劝降,或者说最大力度的劝降。实在不行了再攻城。</p>
毕竟攻城对于明军将士来说就是拿性命在填,实在是太惨烈了。</p>
李来亨暗暗心道看来以后可以把这个战术作为常规战术之一。</p>
...</p>
...</p>
郑成功在拿到兵部的文书之后正式率部出征。</p>
重新站在水师的甲板上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郑成功的心情十分激动。</p>
十几年,距离他独自拉起一支水师已经过去了十几年。</p>
这十几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以至于郑成功现在还是觉得如梦似幻。</p>
“父王,咱们这次如果能够拿下台州,可以顺势攻打金华吧?”</p>
郑经也是有些兴奋,他骨子里还是喜欢打仗的,只是受制于形势,有时候不得不留在南京。</p>
这次对他来说是一个难得的表现机会。</p>
如果表现出色,以后陛下和父王都会让他经常出征的吧?</p>
郑经的话把郑成功又拉回到了现实之中。</p>
他轻点了点头感慨道:“是啊。如果台州一战能够大胜,确实可以往金华走一走。”</p>
虽说郑成功麾下军队的强项是水战,但并不是说陆战完全大不了。</p>
事实上以铁人军为代表的步兵也十分凶悍。</p>
只是人们的固有印象始终认为郑成功统率的是一支水师罢了。</p>
金华府位于浙中,如果能够将其拿下无论从哪个角度明军都将十分便于进攻浙南,而不是只从一面包抄。</p>
“父王觉得施琅会主动寻求决战吗?”</p>
“不好说,施琅此人你很难弄清楚他究竟想的是什么。”</p>
郑成功感叹道:“不过无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管施琅怎么选,为父这次必要取他项上人头。”</p>
稍顿了顿,郑成功接道:“传令下去,满帆行进!”</p>
...</p>
...</p>
台州,健跳所。</p>
清军的主力水师便盘踞在此。</p>
施琅经过一番分析,觉得郑成功如果来攻打台州,此处是必经之地。</p>
与其等到郑成功打到家门口了再仓皇应战,倒不如主动伏击。</p>
这样即便输了还有退守的可能,不至于一被被带走。</p>
对清军来说,容错性是十分关键的一点。</p>
毕竟现在攻守之势异也,明军反而是强大的那一方。</p>
这种情况下清军不能打的太激进,要学会在保守的情况下尽量的占到一些便宜。</p>
“施将军快看,似乎明贼来了!”</p>
施琅的一名亲兵指着远处的一个黑点道。</p>
施琅顺着望过去,取来单筒望远镜仔细的观察。</p>
只见一支水师映入眼帘,大号福船一艘挨着一艘,每一艘船上都挂着大明的旗帜。</p>
施琅长呼出一口浊气,心中冷笑道:“郑成功你终于来了。”</p>
我等你等了很久!</p>
郑成功与施琅的恩怨无需多言,对施琅来说能够有一个机会来了断自然是不错的。</p>
以往都是郑成功打他一个措手不及,现在终于轮到施琅伏击郑成功了。</p>
“传令下去,全军做好准备。一旦明贼进入峡湾便给本将狠狠的打!”</p>
施琅之所以选择在此处伏击,不仅仅是因为此处乃是明军必经之地,更是因为此地地形狭窄,明军水师要想经过必须尽可能的收缩阵型。</p>
这样其水师战船的数量优势就体现不出来。</p>
如此一来施琅便可以在第一时间尽可能的消耗明军,占到一些便宜。</p>
水战之中最重要的便是先机。谁能够抢占到先机谁就能占到巨大的优势。</p>
施琅不认为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大到这个优势都弥补不了的地步。</p>
来吧,来吧!</p>
郑成功,老子要请你喝一壶好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