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扬州府,桃源村。</p>
刘老实起了个顶早,扛着锄头来到地头。</p>
虽说距离秋收还有些时间,眼下没有什么农活可言,但刘老实还是习惯每天到田间转一圈,坐上一坐。</p>
他们这样的农户就是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黄土地里抛食吃。这土地啊就是他们的命。</p>
刘老实的运气不错,这块地是他自己的,比同村的那些佃农好的多。</p>
那些佃东才是真的从早干到黑,赚的都给地主了,自己根本剩不了什么。</p>
最近这几天扬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明军攻入城中,扬州也就理所当然的改旗易帜,挂起了大明的旗帜。</p>
一开始刘老实还觉得没什么,可没多久他就感受到了变化。</p>
首当其冲的就是剪掉辫子。</p>
刘老实还清楚的记得十几年前的时候清军南下,所到之处要求所有人都必须剃发留辫,不同意的很简单,直接斩首始终。</p>
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p>
刘老实那时候不过是十几岁,自然是随大流把头给剃了。</p>
他们这样的老百姓没必要跟上边争,胳膊拗不过大腿嘛。</p>
其实呢剃了发也挺好的,至少不用每次洗头的时候都那么麻烦,也不容易长虱子头皮不会痒。</p>
改朝换代这种事情对刘老实来说再正常不过,日子照过地照种。毕竟不管换了谁做皇帝也得要百姓交皇粮啊。</p>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刘老实找了个婆娘生了个大胖小子,如今儿子已经长到十六岁了,是个大小伙子了。</p>
刘老实觉得日子过得虽然紧巴了点,但还是挺有盼头的。</p>
等到再过一两年给这小子找个婆娘,然后他就可以等着抱孙子了。</p>
一想到这里刘老实就觉得心里美滋滋的。</p>
他们平头百姓不求别的,就求个子孙绵延。</p>
看到田间有一些杂草,刘老实下意识的抡起锄头开始锄草。可刚挥起锄头锄了没几下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p>
“孩子他爹,大事不好了。”</p>
咦,这不是孩子他娘吗?</p>
“孩儿他娘你咋来了?”</p>
刘老实站起身来拍了拍屁股上的尘土,朝媳妇走了过去。</p>
“是咱儿子,咱儿子要去报名从军!”</p>
“什么?”</p>
刘老实吃了一惊,下意识的向后退了几步。</p>
“你说咱儿子要去从军?”</p>
“是啊,这小子倔的跟头牛一样,我劝不动,你快去回去跟他好好说说。”</p>
刘老实立时炸了毛:“反了他了!真实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老子这就回去收拾他。”</p>
也难怪刘老实愤怒,他就这么一个儿子,老刘家三代单传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个独苗自然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去当什么兵。</p>
若是太平年景倒也是罢了,毕竟能够吃上一口皇粮也算是一辈子衣食无忧了。</p>
可这是乱世啊,当兵简直就是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啊。按理说大清已经坐了十几年的天下,应该是很稳了。可是谁料明军又杀了回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