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孝庄与范文程长谈了一番,心已经是凉了大半。</p>
这个世上没有人比汉人更懂汉人。</p>
连范文程都这么说,大清现在的战斗力看来是真的不能看了。</p>
若是放在十几年前,八旗的战力对上明军岂不是碾压?</p>
但现在看来,八旗的战斗力并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甚至隐隐还有些劣势。</p>
范文程建议和明廷进行和谈,划江而治。</p>
孝庄蹙着眉想了很久仍然不能下定决心。</p>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p>
范文程的这个建议等于是否定了这十几年大清入关以来的功绩,属于自己打自己脸的类型。</p>
孝庄不是一个会轻易放弃的人,她要好好评估一下情况,再和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等人商议一番再做决断。</p>
...</p>
...</p>
顺治驾崩的消息一经发布,便在整个北方迅速传播开来。</p>
先是北直隶,接着是河南、山东、山西、陕西。</p>
一夜之间各清占区的牧守将领如丧考妣,哭爹喊娘。</p>
别管是真的悲痛还是装装样子,整个清占区都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p>
但消息传到云南,吴三桂却是一阵狂喜。</p>
他早已与清廷翻了脸,属于听封不听调的状态。</p>
说他现在是一个军阀甚至是土皇帝都丝毫不为过。</p>
但只要顺治活着一天吴三桂多少会有些忌惮。</p>
只要顺治一死,吴三桂这所剩无几的忌惮也随之一扫而空。</p>
听说新即位的皇帝是个年仅八岁的娃娃。</p>
吴三桂心里直是乐开了花。</p>
换做是谁也不会对个八岁的娃娃恐惧吧?</p>
吴三桂现在就连装装最起码的样子都懒得装了。</p>
现在看来他实在是有先见之明,料到清军不能持久一不做二不休拿下云南。</p>
有了自己的地盘,许多东西做起来都是水到渠成了。</p>
吴三桂现在距离自立称帝只差一步。但他并不急着这么做。</p>
适逢乱世,明军和清军打的不可开交。吴三桂坐山观虎斗岂不美哉。</p>
为何要跳出来把自己变成一个靶子任由别人去打呢。</p>
云南这个地方穷是穷了一点,但发展一下还是能够起来的。</p>
吴三桂现在很有雄心壮志,将来不管是北上偷袭四川亦或是东进拿下贵州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p>
具体怎么选择便看局势而定。</p>
吴三桂现在就像是一条蛰伏蓄力的蟒蛇,随时可能跳出来咬人一口。</p>
抛开这些不谈,吴三桂对于未来局势的判断有自己的理解。</p>
他认为明军在一路势如破竹之后会陷入一段时间的停滞期,不会像之前那样所向披靡的进攻北方。</p>
因为明军也需要时间休整,并消化胜利果实。</p>
江南实在是太富庶了,如果不能把这个经济优势转化成实力优势,那么拿下这些繁华之地的意义何在呢?</p>
至于满清同样也需要这段时间来喘息。</p>
这两年来他们被打的找不到北,属于懵圈的状态。</p>
若不想一路摆烂到底必须及时做出调整。</p>
吴三桂觉得清军在遭到如此重创之后应该是会做出一波强势反弹的。</p>
至于尚可喜和耿继茂...</p>
吴三桂倒真是有些好奇他们会怎么做。</p>
二人所控制的地区远比云南富庶,明军不可能不垂涎。</p>
再说广东福建沿海,控制之后对于整个南洋贸易也大有益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