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朱由榔对于疫情十分重视,凸显了他一贯的作风,那就是稳准狠。</p>
鼠疫爆发以来再次反复,其中固然有南京城百姓冥顽不灵有关,但和朱慈煊处置不当也是分不开的。</p>
朱慈煊还是太年轻太求稳了,殊不知有些人你越是不敢管越是变本加厉。</p>
有了上次防疫的经验,朱由榔处置起来更加的得心应手。</p>
首先口罩已经批量生产,这对防疫有着极大的作用。</p>
朱由榔下旨对全城百姓免费派发口罩。即便没有处于隔离区域即东城和南城,外出也必须全程佩戴口罩。</p>
若是不从要按照违反防疫规定论处,轻则下狱重则论死。</p>
对于那些重点隔离的府宅则必须严格隔离,敢有擅自外出者立即格杀。</p>
朱由榔虽然是仁君但也是狠人,上次杀鸡儆猴后不曾想还有人敢挑战皇权挑战防疫规定。</p>
那朱由榔就磨好刀看看是他的刀快还是那些挑衅之人的脖子硬。</p>
虽然拿下扬州苏松后朝廷现在不缺钱,但是谁也不会嫌钱多。</p>
这些人上杆子送钱,朱由榔不收岂不是对不起他们?</p>
趁着这次疫情抄一波家,不但名正言顺也可以警告那些桀骜不驯的人,告诉他们谁才是大明的天。</p>
敢冒犯挑衅天,那自然是死路一条。</p>
当然,这个时代百姓的卫生习惯实在是太差了。</p>
这一点需要亟待解决。</p>
经过朱由榔两年时间的努力,明军军中基本已经形成了不随地大小便的习惯。</p>
但那是因为有军纪军规的要求。</p>
但对普通百姓而言就没有这种约束了。</p>
单单靠朝廷和官府的规劝是没有太大的作用的。思来想去还是应该立法,只有把这些写进大明律,百姓们才会打心眼里忌惮。</p>
千里之溃,始于蚁穴。</p>
这些小细节看似不重要,但若是都不重视累积到一起结果也是很可怕的。</p>
大明的势头现在很好,朱由榔可不希望因为疫情的原因功亏一篑。</p>
...</p>
...</p>
大概过了两日,明军就对南京全城进行了控制。</p>
凡是出现疫情的地方都被贴了封条,严禁任何形式的外出。</p>
倒是出现过十几次大户人家闹事的情况,立即被锦衣卫、虎贲军制止。闹事挑头的人被押入大狱论罪,一时间城中的豪门大户瑟瑟发抖,被皇帝陛下支配的恐惧又回来了。</p>
太子殿下行事作风很软,皇帝陛下可不软。</p>
那些挑事闹事的富家子弟被悉数问斩,首级悬挂在南京城墙上示众。</p>
如此一来再也没有人敢违背朝廷的命令。</p>
凡是被贴了封条的宅子,所有人老老实实的待在家中隔离。</p>
反正会有人按时给他们送水送粮食,既然饿不死就老老实实的隔离好了。</p>
对于因鼠疫而死百姓尸体的处理朱由榔也很重视。</p>
以往一般都是深埋了事。但朱由榔下旨必须火化。</p>
只有高温能够彻底的杀死病毒以绝后患。</p>
鼠疫这种烈性传染病的传播能力是很强的,深埋也不一定能够彻底压制住病毒的传播。</p>
这个时代防疫主要还是靠动员和执行力。一旦蔓延开来基本就是回天乏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