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朱由榔的平衡(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1 / 2)

</p>

汉中光复的消息传到南京时已是深夜,朱由榔得知这一消息后激动的一夜未眠。&lt;/p&gt;

如今明军光复的城池也不少了,但能够让朱由榔如此激动的除了武昌、南京也就汉中了。&lt;/p&gt;

从体量规模来看汉中完全无法比前两者相比,但就重要性而言汉中完全不输二者。&lt;/p&gt;

道理嘛也很简单,汉中是卡在北上入陕的要道咽喉的位置,得汉中者得关中可不是说着玩的,那是真真切切存在的。&lt;/p&gt;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很重视关中的重要性。秦汉隋唐就不必说了都是把关中作为根基,甚至立都都在这里。就说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就曾经考虑过迁都西安。&lt;/p&gt;

当时他甚至派太子朱标亲自前去视察,考察迁都的可行性。&lt;/p&gt;

但因为朱标英年早逝,此事便不了了之。&lt;/p&gt;

朱元璋一个草莽出身的人都能看到关中的重要性,朱由榔这个站在全知全觉视角的穿越者又怎么可能不知道?&lt;/p&gt;

虽说现在的关中十分贫瘠,但那毕竟是腹心之地。&lt;/p&gt;

出潼关便可进攻河南,往西就可以向甘肃河西走廊延伸。&lt;/p&gt;

北上则进入陕北,再往北便是茫茫大漠。&lt;/p&gt;

从地理位置来看,关中绝对是十分重要的。&lt;/p&gt;

如果有机会拿下关中,朱由榔当然不会错过。&lt;/p&gt;

李定国写这份奏报一方面是报捷,另一方面就是请示朱由榔究竟能否继续北上进军关中。&lt;/p&gt;

虽然朱由榔很是兴奋,但还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思考这个问题。&lt;/p&gt;

道理很简单,他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关中一地的问题,还有其他数路北伐的大军。&lt;/p&gt;

在原本朱由榔的策划中山东方面是由郑成功统兵的,至于河南方面由夔东十三家统领。&lt;/p&gt;

这样三路其发叫清军顾头不顾腚,明军总能取得优势。&lt;/p&gt;

但如今李定国拿下汉中太快了,其他两路还只是处于准备阶段,会不会显得有些过于冒头了。&lt;/p&gt;

如果说北伐是一张大饼的花,每一个人都渴望在之上分一块吃。&lt;/p&gt;

朱由榔相信将士们的忠诚,但私心也肯定是由的。&lt;/p&gt;

这是人之常情,朱由榔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lt;/p&gt;

如果李定国的风头稳稳压过郑成功和夔东诸勋,这些人会不会有想法?&lt;/p&gt;

如果朱由榔不能把一碗水端平的话确实是一个很难受的问题。&lt;/p&gt;

有道是不患寡而患不均。&lt;/p&gt;

当初大明山穷水尽困居一隅的时候将士们仍然不抛弃不放弃,最终完成的逆袭赢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大好局面。&lt;/p&gt;

这是因为什么?就是因为那个时候君臣上下一心,朱由榔能够赏罚分明,以身作则,给大伙儿一个良好的示范。&lt;/p&gt;

如今形势好了,各部势力肯定都会生出一些想法。&lt;/p&gt;

比功劳的心思一旦生出,这些功勋肯定会瞄着对方看。&lt;/p&gt;

一旦李定国冒了这个头,朱由榔又没有及时的调整好其他人的心态,恐怕会对整个北伐大局都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lt;/p&gt;

所以他一定要谨慎再谨慎,绝不能轻而易举的做出决定。&lt;/p&gt;

这决定做出看似简单,但很可能影响未来几年明军的走势。&lt;/p&gt;

这是一个上位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虽然显得繁杂但却是必须要做的。&lt;/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