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两路进军齐鲁(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1 / 2)

</p>

得知明军马上就要进攻登莱,于七和王二麻子兴奋的一夜都睡不着觉。&lt;/p&gt;

那可是他们魂牵梦绕,生他们养他们的登莱啊。&lt;/p&gt;

有道是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夺回登莱证明自己的实力。&lt;/p&gt;

最可喜的是这次统率水师进攻登莱的主将不是别人,正是甘辉甘将军和世子爷郑经。&lt;/p&gt;

这二位可都是于七、王二麻子的老熟人啊。&lt;/p&gt;

当初他们和郑经、甘辉在登莱并肩作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lt;/p&gt;

这种并肩作战交上的朋友和一般的酒肉朋友完全不是一个等级。&lt;/p&gt;

于七相信他们这次进攻登莱一定可以很愉快。&lt;/p&gt;

郑经也是很兴奋。&lt;/p&gt;

和上次攻打登莱只有几艘船的偏师不同,这次是整个郑氏水师全力出击。&lt;/p&gt;

父王对他是极为信任,把郑家的家底都交给了他,郑经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能让父王失望。&lt;/p&gt;

郑家军的效率还是很高的,经过一番动员之后立即整装出发。&lt;/p&gt;

重新回到大海上郑经感慨万千。&lt;/p&gt;

他到底是海的儿子,大海才是他的归宿。&lt;/p&gt;

从这里到登莱不过几日的航程,明军计划周详每一步都在预计之中。&lt;/p&gt;

于七、王二麻子与郑经并不在一艘船上,不然他们一定要热情热烈的讨论一番细节。&lt;/p&gt;

他们的船只相较于郑家水师还是小了不少,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满怀雄心壮志。&lt;/p&gt;

东虏虽然让他们吃了一回亏,但如今他们已经养好了伤口,定要让东虏加倍奉还。&lt;/p&gt;

...&lt;/p&gt;

...&lt;/p&gt;

郑成功集结了大军,正式向徐州进发。&lt;/p&gt;

徐州、淮安两地如今都在明军手中,这也算是北上进入山东的必经之路。&lt;/p&gt;

尤其是徐州简直就是咽喉般的存在。&lt;/p&gt;

控制了徐州,明军就可以轻松的进入山东腹地。&lt;/p&gt;

郑成功本人并不缺乏陆路进攻的经验,只是相较于他丰富的海战经验,他的陆战经验就显得有些不够看了。&lt;/p&gt;

郑成功也很清楚这点,故而他不惜屈尊降贵亲自向何守义请教。&lt;/p&gt;

作为四明山义军的领头人,何守义有着多年对抗清军的经历。&lt;/p&gt;

虽然余姚、绍兴、宁波一代的清军绿营战斗力比不了山东清军,但也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lt;/p&gt;

何守义也很识趣,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lt;/p&gt;

在他看来陆战不似海战,地形往往会在一场战斗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lt;/p&gt;

海战中双方水师战船可以尽数展开,双方拉开架势对轰。&lt;/p&gt;

谁的船坚炮利往往谁就能笑到最后。&lt;/p&gt;

但陆战就不同了。&lt;/p&gt;

往往一些关键的戍堡、城池卡在险要的位置,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lt;/p&gt;

这种时候便是十倍于敌军的兵力也有可能拿不下来。&lt;/p&gt;

这也是陆战中为何总是出现以少胜多的情况。&lt;/p&gt;

山东多丘陵,要想进军北上免不了要越过这些丘陵。&lt;/p&gt;

这就意味着有很多硬仗要打,何守义建议郑成功尽量做好士兵们的思想工作,免得到时临了出现意外。&lt;/p&gt;

明军的推进速度很快,很快就来到了山东边界。&lt;/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