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郑成功劝降苏克萨哈(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1 / 2)

</p>

郑成功的眼中透出一丝怜悯。&lt;/p&gt;

虽然他是贵戚出身,但对于一般的平民百姓还是很同情的。&lt;/p&gt;

促使他起兵抗清的最根本原因也是不想看着汉家百姓蒙尘胡骑里。&lt;/p&gt;

郑成功沉声问道:“如今济南是什么状况,一路走来我见十室九空,莫不是都被东虏抓去了?”&lt;/p&gt;

那灾民叹了一声道:“谁说不是呢,除了逃荒逃掉的百姓,基本上都被鞑子给抓走了。那些抓走的百姓们惨啊,不仅要给鞑子当牛做马,战时还要做辅兵登上城头防守。这些辅兵要甲胄没甲胄,要兵刃没兵刃,最先死的肯定是他们。”&lt;/p&gt;

郑成功闻言沉默了。&lt;/p&gt;

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lt;/p&gt;

别看他们这些王公贵族立下无数赫赫战功,但那都是无数百姓们用全身老小换来的。&lt;/p&gt;

只是没有人在意这些,他们看到的只是那些光鲜的外表罢了。&lt;/p&gt;

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刺激了郑成功,让他更加确信必须尽可能快的北伐,解决百姓于水火之中。&lt;/p&gt;

他知道从这灾民口中得不到什么更多的信息,边命人把灾民带下去好生照顾。&lt;/p&gt;

“守义,你跟我来一下。”&lt;/p&gt;

郑成功沉声说道。&lt;/p&gt;

何守义默默的点了点头,跟着郑成功走出十几步。&lt;/p&gt;

“攻打济南城,本王想尽可能的减少伤亡。不仅是大明将士,还有汉家百姓。”&lt;/p&gt;

郑成功说的声音虽然不大,却很有力让人不由自主的信服。&lt;/p&gt;

何守义点了点头道:“忠王殿下说的这些也是末将所想。如果可能的话,末将也希望把伤亡降到最低。”&lt;/p&gt;

郑成功背负双手踱了几步道:“可以先试试劝降。即便苏克萨哈不同意,也可以起到分散动摇东虏军心的作用。”&lt;/p&gt;

如今明军的强势是近几十年都未曾见过的。&lt;/p&gt;

郑成功确实有劝降的资本。&lt;/p&gt;

清军内看似铁板一块,实则暗流汹涌。&lt;/p&gt;

有许多不服苏克萨哈的,只是因为苏克萨哈一贯强势之前又镇压了不少起义,敢怒不敢言而已。&lt;/p&gt;

如今明军大军压境,苏克萨哈又在兖州惨败,可谓是人心尽失。&lt;/p&gt;

这种时候郑成功派人劝降,苏克萨哈同意还好,若是不同意,可想而知反对的人会有多少。&lt;/p&gt;

“确实可以试一试,反正我们没什么可亏的。”&lt;/p&gt;

何守义也是一个心思活泛的,他稍顿了顿道:“听闻世子殿下已经拿下了莱州,现在正准备攻打青州。青州、济南府义拿下,山东就稳了。”&lt;/p&gt;

他这句话倒是没有什么问题,虽然山东的北边还有德州等地,但那最多是齐鲁门户,从北边打困难,但从南面往北打不要太轻松。&lt;/p&gt;

何守义已经开始思考夺下山东之后的进军路线问题了。&lt;/p&gt;

最直接的就是北上,从德州进入京畿地区。&lt;/p&gt;

虽然清军在京畿地区囤积了重兵,但实际上早晚要打这一仗。&lt;/p&gt;

若是功劳能够落在郑成功的身上,何守义也能受益。&lt;/p&gt;

而如果让夔东军抢占了先机,何守义就最多只能做陪衬了。&lt;/p&gt;

越是临近胜利前夕,人的心态就越容易发生变化。&lt;/p&gt;

何守义也不是圣人,自然要为自己的前途考虑。&lt;/p&gt;

“忠王殿下想没想过走海路直捣京畿?”&lt;/p&gt;

“走海路?你是说让水师攻打天津卫吗?”&lt;/p&gt;

郑成功微微眯着眼睛问道。&lt;/p&gt;

“不错。天津卫乃是京师门户,如果能够将其拿下,对于京畿的威慑将极大。而且这也会打乱东虏的布防。毕竟东虏肯定囤积重兵在京师南边,而对于东边肯定会有所松懈。”&lt;/p&gt;

不得不说何守义看破绽看的很毒很准。&lt;/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