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山路很难走,但白文选还是在向导的带领下赶在天黑前抵达了预定地点。</p>
这里距离清军驻守的戍堡不过百十来步,但因为有一片树林做掩护,并不容易被人发现。</p>
白文选甚至可以从这里清晰的看到吊桥,在桥的那边晋王李定国统率的大军就地驻扎。</p>
从这个角度看,清军戍堡修建的位置恰到好处。</p>
李定国要想正面硬刚拿下吊桥确实不容易,这才有了白文选兜这么大一个圈子来从背后偷袭。</p>
白文选深吸了一口气,强自使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p>
从目前看来,这个角度进攻戍堡确实很不错。</p>
但他也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必须做到一击必杀的把握才出动,否则很容易打草惊蛇,前功尽弃。</p>
...</p>
...</p>
虽然已经派人前去求援,但赵无畏的心情还是十分忐忑。</p>
这也不能怪他怂。</p>
毕竟桥对面就是数万明军大军,还是由战胜李定国统领的。这就是换了谁也顶不住啊。</p>
赵无畏两腿没有打颤没有吓尿就已经很不错了。</p>
当然,孙芒给了他一个中肯的建议,那就是不要急着砍断吊桥。</p>
因为要想砍掉吊桥就是一个念头的事情,完全可以等到明军攻打的时候再做。</p>
这样还可以把几百明军摔死在峡谷中,岂不美哉?</p>
若是一开始就把吊桥砍断,这个甜头可就赚不到了。</p>
赵无畏仔细一想确实也是这个道理。</p>
他表现的太慌了,实际上根本不用这么慌张。</p>
至少到目前为止主动权还掌握在他们这边。</p>
“赵将军,明贼似乎要开始进攻了。”</p>
孙芒最是眼尖,他见明军正在大举朝吊桥方向移动,第一时间给出了报告。</p>
“嗯。”</p>
“叫将士们做好准备,先不要急着砍断吊桥。先放箭射他一轮。等到明军走到一半再砍断吊桥,送他们归西。”</p>
“得令!”</p>
...</p>
...</p>
为了吸引清军的注意力,李定国从一开始便施加压力给清军,让他们觉得自己会强攻。</p>
但李定国却没有真的发起攻势。因为他很清楚这个时候强攻是占不到任何便宜的,反而会使将士们白白牺牲。</p>
他要等到白文选绕到后方动手,才会配合进攻。</p>
但是装样子总归是要装的,明军强势的围在吊桥附近,随时准备强攻。</p>
果不其然,清兵们见势不妙兜头就是一阵箭雨。</p>
弓箭的射程有限,箭矢射过吊桥后力道已经泄掉了大半,对明军自然也构不成什么威胁。</p>
但这却是一种无声的示威,显然是在警告李定国和明军不要轻举妄动,因为清军随时可以让他们跌落深渊,万劫不复。</p>
李定国立即命人予以还击。</p>
这个时候还不是总攻决战的时候,但气势不能输。</p>
就你能射箭?</p>
比射箭,明军可没有虚过谁。</p>
明军弓箭手们立时弯弓搭箭,也不用瞄准,就朝着对面仰射。</p>
双方你来我往,互相示威了一番。</p>
桥对面的赵无畏见状愁眉紧锁。</p>
明军怎么如此反常啊。</p>
阵仗搞得这么大,但却是迟迟不肯冲锋,这是为啥?</p>
明军好像一直在拖,一直在等。</p>
难道说明军还有后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