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刘昭献城(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1 / 2)

</p>

有道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lt;/p&gt;

当李来亨看到刘昭的回信时却是笑了。&lt;/p&gt;

这个刘昭还真是有点东西。&lt;/p&gt;

短短的一封信,该说的话都让他说了。&lt;/p&gt;

不过至少刘昭的态度还是不错的,没有让李来亨感受到丝毫的傲慢。&lt;/p&gt;

但是刘昭也确实提出了他的条件。&lt;/p&gt;

刘昭的条件很清楚,主要有三点。&lt;/p&gt;

其一是必须保证他和他的家人的安全。&lt;/p&gt;

这一点自然是合情合理的。&lt;/p&gt;

而且李来亨自己就能拍板,根本不用惊动皇帝陛下。&lt;/p&gt;

但这第二条嘛就有些让李来亨为难了。&lt;/p&gt;

刘昭希望明廷能够保证他能够官居原位。&lt;/p&gt;

如果刘昭献出太原城的话肯定是有献城之功的,可他毕竟是降将,能不能继续领有总兵之职他说了不算,李来亨说了也不算,只有皇帝陛下说了算。&lt;/p&gt;

李来亨是不能够直接答应刘昭的,不然会有越权之嫌。&lt;/p&gt;

若是传到了朝廷那边即便皇帝陛下不追究,朝中的那些御史言官们也不会放过李来亨。&lt;/p&gt;

李来亨是不打算拿自己的前途和夔东军诸将的前途来赌的。&lt;/p&gt;

这是对他的不负责更是对夔东军的不负责。&lt;/p&gt;

当然,李来亨可以先把这条条件略过去去看第三条。&lt;/p&gt;

刘昭在第三条条件中明确的指出希望李来亨能够允准他继续保留嫡系军队。&lt;/p&gt;

这一点就有些过分了。&lt;/p&gt;

李来亨觉得即便报到皇帝陛下那里陛下也不会同意的。&lt;/p&gt;

要知道朝廷对待投降的清军一般都是打散了充入各营之中。&lt;/p&gt;

若保留其编制,其随时都有可能反叛。&lt;/p&gt;

刘昭到底是不知道大明朝有这个不成文的规矩还是在试探李来亨和皇帝陛下的底线?&lt;/p&gt;

李来亨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lt;/p&gt;

能够混到这个位置的人,有几个是傻的。&lt;/p&gt;

刘昭肯定也不傻。&lt;/p&gt;

刘昭的态度其实就是在试探,如果李来亨松了口那就证明在大明的心目中太原城的地位还是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lt;/p&gt;

如果李来亨不松口,刘昭就明白太原虽然重要但明军完全有实力亲自夺回来。&lt;/p&gt;

两种态度的差异会直接导致刘昭的态度变化。&lt;/p&gt;

或者说从一开始刘昭就是准备了两手准备的。&lt;/p&gt;

以不变应万变,这倒真是个机智的人。&lt;/p&gt;

李来亨稍稍思忖了片刻,便命人准备了笔墨纸砚准备回信。&lt;/p&gt;

首先,李来亨在信中肯定了刘昭投诚的想法。&lt;/p&gt;

继而李来亨在回信中逐条回复了刘昭的要求。&lt;/p&gt;

第一条李来亨直接答应了,第二条李来亨表示会写一份奏疏尽可能的替刘昭去争取。至于第三条李来亨也明确的表示不可能实现。&lt;/p&gt;

这封信写完之后李来亨立即命人绑在箭矢之上射入城内。&lt;/p&gt;

他现在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刘昭的反应。&lt;/p&gt;

如果能够兵不血刃的拿下太原城自然是最好的。但如果双方谈不拢,李来亨也不介意动干戈。&lt;/p&gt;

毕竟他也有底线要守,不可能毫无底线的任由刘昭去挟持。&lt;/p&gt;

明军现在才是优势的一方,掌握了主动。&lt;/p&gt;

刘昭当然也可以提条件,但是却不能毫无节制。&lt;/p&gt;

很快刘昭就收到了这封信。&lt;/p&gt;

事实上他已经料到了李来亨回信的内容。&lt;/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