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陛下,从沈阳城中来了一人,自称是兵部尚书派来的,您看要不要见一见?”</p>
韩淼十分恭敬的禀报道。</p>
“兵部尚书派来的?”</p>
朱由榔不禁有些疑惑。</p>
“可是孝庄不是刚刚拒绝投降了吗?怎么会这么快变卦?”</p>
朱由榔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直是困惑极了。</p>
但越是如此他越想弄清楚事情的究竟。</p>
“宣他觐见吧。”</p>
不管怎么说见一面又不会有什么问题,朱由榔是稳赚不赔的。</p>
“遵旨。”</p>
韩淼恭敬应道。</p>
他急匆匆的走出帐内,没过多久就把那来使领了进来。</p>
“小人拜见大明皇帝陛下。”</p>
“起来吧,朕听说你自称是虏廷兵部尚书派来的,这么说你是代表虏廷了?”</p>
朱由榔刚刚一发问,那信使就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p>
“陛下误会了,小人此来并不是代表虏廷,而是单纯的兵部尚书吴大人的意思。”</p>
“怎么讲?”</p>
朱由榔眉头皱起,更加觉得云山雾罩了。</p>
“准确的说是兵部尚书吴大人想要投降,而不是虏廷。”</p>
那信使仔细忖度了一番措辞,随即答道:“良禽择木而栖,虏廷残暴,吴大人早就不想继续为其做事了。大明皇帝陛下英明神武,吴大人一直很是钦佩,如今有了机会效力自然愿意。”</p>
这下朱由榔算是听明白了。</p>
其实就是这位吴尚书见清廷快要不行了,想要改换门庭呗。</p>
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可谓是屡见不鲜,历朝历代都发生过,一点也不稀奇。</p>
对朱由榔和大明来说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情。</p>
“皇帝陛下,吴大人为了聊表心意赠送了一张清军布防图,还请陛下过目。”</p>
朱由榔点了点头道:“呈上来吧。”</p>
“遵旨。”</p>
韩淼十分恭敬的把一张包好的信拿了过来随后呈递到朱由榔的面前。</p>
朱由榔启开信十分认真的看了起来。</p>
信内的内容大概是这位吴尚书要投诚,为大明皇帝陛下效死力云云。</p>
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在信的后面真的附了一张沈阳城防图。</p>
朱由榔对这张城防图自然是很有兴趣的,他展开了看随即把其放在了手边。</p>
有兴趣归有兴趣,但朱由榔还是要确认一下这幅城防图的真实性的。</p>
毕竟事关沈阳大战明军的损失,如果因为一副假的城防图导致明军惨败那就太得不偿失了。</p>
“如今沈阳城门紧闭,你是怎么出来的?”</p>
这是朱由榔最大的疑问,他必须要搞清楚。</p>
“回禀皇帝陛下,小人是从暗道出的城。”</p>
“还有暗道?”</p>
这下轮到朱由榔感到惊讶了。</p>
他原本还想着挖掘地道,没想到竟然有现成的暗道。要真是如此那也太舒服了吧。</p>
“是的,沈阳城中有不少暗道。这些暗道是太宗皇太极在位时修建的,皆是通往城外,是为了以防万一。”</p>
那信使一边观察着朱由榔一边小心翼翼的说道。</p>
“皇太极时期修建的,应该很久远了。还能用?”</p>
“回禀陛下,绝对不影响使用的。”</p>
“嘶!”</p>
朱由榔倒抽了一口凉气道:“地道能容纳几人同时通行?”</p>
“最多两人,不过暗道不止有一条,如果同时潜入应该也很可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