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贺珍打仗有一手,但若论处理民政着实不怎么擅长。</p>
一下子涌进来这么多的百姓,光是安排这些百姓的住处就够让人头疼的了,更不必说还要管这么多人吃喝拉撒。</p>
贺珍感到自己的头都要炸了。</p>
怎么会这样?</p>
他身边要是有一个军师辅佐就好了。</p>
其实也不用是那种江南谋士,他觉得刘兴明这样的就挺好。</p>
这小子别看五大三粗的,其实心思和棉花一样细腻。</p>
有他在身旁出谋划策,贺珍就能安心了。</p>
可惜啊刘兴明这小子不是一个安分的主,被李定国带去了西域。</p>
现如今可是炙手可热的李定国心腹,刘兴明怎么会愿意屈尊给贺珍当谋士?</p>
贺珍如今比起刘兴明来也就剩下资历老了。</p>
不管怎么说,这个担子他还是要挑起来的。</p>
贺珍召集来几名心腹商议。</p>
虽然这几个心腹都是武将,不懂什么谋略。但有道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p>
多个人总归是多一个商量的对象。</p>
“大将军,我们觉得这么多百姓肯定不能都让他们进城住。敦煌城不比中原那些大城,总共就那么两条十字街,涌进来那么多人肯定没地方住。”</p>
“是啊大将军,何况这人多嘴杂,难免会混进来一些闲人甚至是奸细。这万一出了问题,肯定是您的责任。所以还不如谨慎一些,不让他们进城。”</p>
“对啊大将军,可以允许他们在城外搭帐篷,如果需要水可以去河里取,需要吃的我们可以拿到城外让他们买。”</p>
“让我想一想。”</p>
贺珍揉着额角,觉得头疼欲裂。</p>
比起早些时候他现在考虑问题确实更加全面了。</p>
但这也意味着遇到事情可能会优柔寡断,一时难以决断。</p>
现如今贺珍不仅要考虑这些百姓如何安置,还有名声的问题。</p>
毕竟传将出去,他贺珍的名声是要烂掉的。</p>
届时别说是在大明军中,便是在夔东军这些弟兄们中贺珍怕是都抬不起来头了。</p>
但是如果只放其中一部分百姓入城那还不如不放。</p>
毕竟这样容易引起抵触的情绪。</p>
不患寡而患不均嘛。</p>
身为苦哈哈出身,贺珍是明白这个道理的。</p>
“这样吧,我们帮助百姓们搭起帐篷,再帮他们把锅灶搭起来,这样就算是仁至义尽了。”</p>
“大将军真是仁义啊。”</p>
部将们赶快送上了一记马屁。</p>
正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贺珍也被拍的飘飘欲仙。</p>
他捋着胡须哈哈笑道:“休说这些没用的。快去吧。”</p>
…</p>
…</p>
朝廷忙着向西域大规模迁移百姓的同时,李定国也没有闲着。</p>
虽然说人手紧张,但是地不能荒。</p>
地一旦荒了再想肥起来就太难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