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大战一触即发(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1 / 2)

</p>

沐天波返回府邸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lt;/p&gt;

他已经退居二线,不领兵多年。&lt;/p&gt;

或者说即便是他领兵最频繁的时候最多也就是充当一个主帅的身份,底下还是有精兵猛将效力的。&lt;/p&gt;

沐天波更多是靠着黔国公的身份鼓舞士气给将士们尽可能多的希望。&lt;/p&gt;

皇帝陛下还是懂他啊,这次让他平叛云南土司叛乱的同时给他派了赵旭、李石头两员猛将。&lt;/p&gt;

这二人可都是皇帝陛下的亲信,绝对的禁军首领。&lt;/p&gt;

沐天波自然是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的,但皇帝陛下此举就等于是在表态了。&lt;/p&gt;

皇帝陛下信任他,希望他能够在此次叛乱中站出来主持大局,沐天波自然不能让皇帝陛下失望。&lt;/p&gt;

事实上沐天波很清楚如今的局面如何处理。&lt;/p&gt;

他所需要的只是尽快抵达云南。&lt;/p&gt;

事不宜迟,早一日抵达云南就能早一日开始平叛。&lt;/p&gt;

沐天波跟二人商量过后决定三日后就出发。&lt;/p&gt;

之所以不是立即出发,是因为户部兵部还有准备粮草等事宜。&lt;/p&gt;

一应事宜要想准备妥当怎么也得三天。&lt;/p&gt;

这点沐天波倒是心里有数的。&lt;/p&gt;

他本以为自己就要这么混上一辈子,没想到关键时刻天子还会想起他。&lt;/p&gt;

这真的是很不容易,士为知己者死,沐天波绝对不能让天子失望。&lt;/p&gt;

…&lt;/p&gt;

…&lt;/p&gt;

明军在西域的布局越来越全面,并没有因为噶尔丹的小插曲而发生什么改变。&lt;/p&gt;

而准噶尔方面,僧格在得知噶尔丹已经被明军押送去京师后也放弃了最后一丝幻想。&lt;/p&gt;

他要替噶尔丹报仇,要替准噶尔立威。所以大明和准噶尔之间必有一战。&lt;/p&gt;

关键是这仗怎么打,打成什么样子。&lt;/p&gt;

李定国是个战神,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便僧格不想承认也没有办法。&lt;/p&gt;

所以僧格决定在细节方面做文章。&lt;/p&gt;

譬如在进攻的时候尽可能的兵分几路迷惑对手,让李定国不知道他的主攻方向是哪里。&lt;/p&gt;

只要李定国不知道此点,就无法做出针对性的布置。&lt;/p&gt;

如此一来他最精锐的亲军就歇菜了一半。&lt;/p&gt;

只要李定国的亲军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准噶尔士兵们就有更大的胜算。&lt;/p&gt;

僧格是一个十分务实的人,他很清楚眼下准噶尔要想取胜必须取巧,一味的蛮干不会有任何的实质效果。&lt;/p&gt;

所以他和巴图姆尔进行了一番十分详尽的讨论,把作战的细节完善到了极致。&lt;/p&gt;

要想成功战胜明军,每一处细节都必须要注意,绝对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lt;/p&gt;

巴图姆尔建议僧格派出一支军队作为诱饵,主力则从另一个方向突然杀出。&lt;/p&gt;

这样调虎离山之下,明军的兵力分配一定会出现较大的问题,准噶尔便利用这个时间差拿下明军主力。&lt;/p&gt;

这个举动其实就是之前噶尔丹诱敌深入的改进版。&lt;/p&gt;

只是投入的兵力要远远多于噶尔丹之前。&lt;/p&gt;

如此一来准噶尔等于是倾尽举国之力跟明军拼了。&lt;/p&gt;

胜就罢了,若是失败了后果就是灭国之灾。&lt;/p&gt;

僧格当然也有心理准备,但他没有丝毫的犹豫。&lt;/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