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章 来自西班牙的战书(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1 / 2)

</p>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lt;/p&gt;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lt;/p&gt;

当李定国率部返回西安府之后,对这首诗有了新的理解,不禁心生无限感慨。&lt;/p&gt;

似乎人们对于武将一直都是抱有一种这样的理解。&lt;/p&gt;

所谓马革裹尸,战死沙场...&lt;/p&gt;

但是谁不想活呢,谁不想活着呢。&lt;/p&gt;

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乎人呢?&lt;/p&gt;

每个人都有活着的权力,哪怕是武夫,哪怕是士兵。&lt;/p&gt;

李定国当初离开中原的时候就在心里发誓一定要把儿郎们带回来。&lt;/p&gt;

这当然不容易,李定国也是绞尽脑汁跟奥斯曼人斗智斗勇。&lt;/p&gt;

但结果还算是不错,战争当然会有伤亡,这是避免不了的。&lt;/p&gt;

但是李定国把伤亡的比例控制的很好,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的负责。&lt;/p&gt;

乡愁这种东西对武夫来说是奢侈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李定国没有乡愁。&lt;/p&gt;

只是他一直在压制,一直在压抑自己的情感。&lt;/p&gt;

这种感觉在到了敦煌,嘉峪关,张掖甚至武威的时候都不是很明显,但是到了西安的时候,所有的感情就像是滔滔江水一般倾泻而出,再也掩饰不住分毫。&lt;/p&gt;

或许这和李定国的出身有关。&lt;/p&gt;

他本就是陕西人,对于陕西的情愫自然非常浓厚,当年张献忠在陕北发动起义,将李定国收为养子,一路南征北战,闯出了一个名堂,更重要的是成功的活了下来。&lt;/p&gt;

可以说李定国对于陕西的情感是复杂的,一方面他生于斯长于斯,对陕西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感。但另一方面,这里又是他的伤心地。&lt;/p&gt;

可以说童年的李定国生活的十分的困苦,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lt;/p&gt;

这种情况下,要说李定国有负面情绪也是再正常不过了。&lt;/p&gt;

可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李定国看待问题可以更加的全面,可以不那么片面的理解问题。&lt;/p&gt;

这是相当重要的,所以他对于故乡的情感也回归到了最本真的状态。&lt;/p&gt;

这次重返西安,李定国是打算在西安修整几日的。&lt;/p&gt;

一来可以让大军将士们歇歇脚,补给一番。&lt;/p&gt;

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回忆回忆过往,虽然这里早已是物是人非,但是想一想以往的旧时光,总归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lt;/p&gt;

这算是李定国的小私心。&lt;/p&gt;

可李定国回到西安之后才发现,西安乃至整个陕西都遭遇了严重的旱灾。&lt;/p&gt;

灾情严重到朝廷不得不拨出大量的粮草赈灾,哪怕是如此灾民们仍然只能吃的上粥。&lt;/p&gt;

这种情况下,李定国自然不可能坐视不管,他下令将士们加入到维护赈灾的行列中来,甚至分出一些米粮来设立粥棚。&lt;/p&gt;

虽然李定国很清楚他这样做会给御史言官们攻击他提供理由。&lt;/p&gt;

毕竟这些家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肯定会攻击李定国收买人心。&lt;/p&gt;

这种情况下,李定国便是如何反击都会显得苍白无力。&lt;/p&gt;

对于名望这种东西,李定国向来是抵触的。&lt;/p&gt;

除了那些强加给他的以外,大部分他是不想要的。&lt;/p&gt;

这也算是一个统兵将领的自我修养。&lt;/p&gt;

毕竟对于一个手握重兵的将领,常年在外征战刷声望。&lt;/p&gt;

百姓们对于他肯定是十分敬重。&lt;/p&gt;

但君王心里会怎么想就不一定了。&lt;/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