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煌言问道:“可是即便是开科举又能有多少人中举呢?又能选出多少人才来呢?”</p>
李存真回答:“多尔衮主政的七年,满清开科举一共录取了一千多人。”</p>
张煌言不屑地问道:“满清的科举也仅仅拉拢了一千多人而已,大头领怎么说是拉拢了士子,收拢了士子之心呢?”</p>
李存真其实本来是东北一个非常普通的师范大学的学生,不然毕业之后也不会去一个私立中学工作,几年之后觉得在这样的单位工作没有前途便发了狠考了研究生,仍然学教育学,由于他的硕士生导师同时又是博士生导师,所以顺带着就读了博士。几年之后,博士毕业刚要找工作的时候却猝死了,于是穿越到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南明时代。可以说,教育学博士李存真别的可能不行,但是说起教育还是有所了解的。</p>
李存真说道:“我和先生对科举的理解不同。”</p>
“哦?”张煌言一惊,问道,“有何不同?”</p>
李存真说道:“先生认为科举是做什么用的?”</p>
“当然是为朝廷选拔人才了?”张煌言说道,“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千年以来都是如此。”</p>
李存真摇了摇头说道:“我不这么认为!”</p>
“哦?愿闻其详!”</p>
“科举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选拔人才的制度,从来都不是。我是说,科举的主要任务……主要任务不是选拔人才。”</p>
张煌言听了惊诧非常,李茂之、陈显祖、常琨也是惊异莫名。张煌言问道:“那是为什么?”</p>
“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士子一旦造反,天下必然震动。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水在我看来其实说的是知识分子,不是那些流民老农。”李存真继续说道:“科举大概兴起于隋朝,其实在开皇时候就已经有了,但是要说正式开始还是在隋炀帝大业二年。科举是干什么的呢?是为了打破贵族对官员任命和知识的垄断的。此前是九品中正制,官员任免全在士族手里。隋朝开科举是为了给寒门士子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更是给这些士子们一个希望。否则日子再久一点,寒门士子没有上升的希望,他们会甘愿当个平民百姓吗?如果甘愿那倒好了,如果不甘愿怎么办?他们会干什么?他们会造反。可能有的不是造反就是单纯想要杀人泄愤怕是少不了的。到了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看着来赶考的士子们大笑说道:‘天下英雄入我彀中矣’,意思就是天下英雄都中了我的圈套了。你们说是什么圈套?”</p>
几个人想了想,还是李茂之开口说道:“难道是因为中举的人太少,很多人熬白了头?说的是英雄们熬白了头这个意思吗?”</p>
李存真点了点头说道:“茂之先生所言不错。许多人从懵懂幼童的时候开始考科举,可是到了耄耋之年仍然不能中举的比比皆是。要知道,如果……如果……”</p>
张煌言是崇祯十五年的举人,此时,李存真看着张煌言,感觉自己失言了,半天没说出话来。</p>(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网址: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