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李存真看着眼前的这个将近五十岁的清朝男人,终于有一种遇到知己的感觉。穿越这么多年了,有一个人和自己的观点如此契合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啊。</p>
陈显祖每每能猜中李存真下一步行动,让其心有余悸;然而韩临东却是实打实的观点相同,理念相合,这不是知己是什么?</p>
韩临东所说正符合李存真心中构想。一个明清交际的人对砂糖的看法,竟然也暗暗符合砂糖对世界历史的塑造。</p>
“砂糖革命”是欧洲人引发的,为世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影响。最早在殖民地种植甘蔗的是葡萄牙人,主要地点是巴西。从十七世纪开始,海上马车夫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开始有利可图的甘蔗栽种。荷兰移民纷纷在南美东北部的盖亚纳建造甘蔗的大农场。十七世纪中期以后,英国、法国为谋求优渥利益,也开始投入砂糖的生产。1624年英国占领了位于西印度群岛东侧的巴贝多岛,1655年又占领比起巴贝多岛大大约三十倍的牙买加岛。向荷兰人学习砂糖制造方法的英国人在这两个岛上设立了大农场,开始大规模的砂糖生产。后来,十八世纪时,牙买加岛已取代巴西,成为世界第一的砂糖产地。</p>
十七世纪末,法国夺取了原为西班牙属地的希斯盘纽拉岛,也就是海地岛,并在首都圣多明哥开始甘蔗大农场的经营。到了十八世纪,海地成为与牙买加岛并列的砂糖产地。随着砂糖的生产也引发了所谓的“砂糖革命”。</p>
砂糖革命造成西印度群岛生态系统的大规模变动,以及大批黑奴,同时伴随着社会动荡。大航海时代因天花肆虐导致原住民锐减的西印度群岛,却又因为砂糖而成为黑奴的世界。大量生产的砂糖,从此凌驾亚洲的胡椒、丁香、肉豆蔻等调味料,也繁荣了环大西洋的商品经济。</p>
1600年的时候,欧洲平均一个人的砂糖消费量是四百到五百克,也就是将近一斤,而到了十七世纪末时约是每人两公斤,18世纪时则增加至七公斤。随着砂糖产量的激增,糖从奢侈品变成了生活必需品。</p>
换句话说,砂糖从贵族盘子里深入到贫穷人的餐桌上,平民也想用得到“甜味”。为满足犹如提高社会地位的虚荣感,平民开始在日常生活中肆无忌惮地享用过去被富裕阶层所独占的砂糖,而这也是促使砂糖在短时间内消费者激增的一大因素。</p>
但是,李存真和师兄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导致工人劳动时间和强度大大增加了。糖作为一种热量来源很好地满足了工人工作的需要。如果没有糖,工人的身体就需要消耗宝贵的脂肪和蛋白质来产生热量,而脂肪和蛋白质的补充是非常困难的,远远不如容易被人体快速吸收利用的糖。</p>
要么资本家用自己的土地生产大量的猪牛羊来满足工人身体需求,事实上这个时候鱼油脂已经很受欢迎了,但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要么资本家就黑了心不管工人死活继续压榨,那么结果就是工人大批死亡。如此一来,要么工人造反打败资本家,要么大批死亡,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工业生产倒退。</p>
所以,不要小看这一粒不起眼的砂糖,他支撑起了工业革命中工人高强度工作所需要的消耗。</p>
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是两回事,但是他们都是一个系统,绝不是简简单单采取“重商主义”,“挣钱不花”,发明一个蒸汽机就能够推动实现的。</p>
这一点韩临东当然是不知道的,但是他却敏锐第察觉到了糖的前景。他肯定不懂得生理学,但是敏锐的西学爱好者却有了一丝天然的洞察力,窥探到糖类的用途。这让后世穿越过来,了解砂糖世界史的李存真颇为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