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第圆二章 工业先声2(1 / 2)

南明汹涌 杜春秋 1244 字 2022-12-26

哈格里夫斯并没有多聪明,他的珍妮纺纱机发明在清朝乾隆时代,不过只有八个纺锤而已。后来经过改良逐渐增加纺锤数量,很多年之后才增加到三十个。珍妮纺纱机发明的五年之后,也就是西元1769年,英国人又发明了卷轴纺纱机,采用水力为动力,可以不用人费力了,纺出来的纱结实而有韧力,再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种水纺机已经具备了马克思所说的“发达的机器”所必备的三个部分:发动机也就是水轮、传动机构和工具机。

其实,水力卷轴纺纱机发明之前几百年,元代的王祯在《农书》里记载了这种“水转大纺车”,有三十二个纺锤,每车日产量十斤,比珍妮纺织机刚开始的八个纱锭先进多了。十八世纪中叶前,西方传教士——其实他们通常也是商业间谍——将水转大纺车介绍到了西欧,英国人改良的水力纺纱机,从中获取了大量创作灵感,在原基础上增加了罗拉式棉条握挟等装置,可以对棉纤维进行牵伸。正如许多学者指出的那样,西方文明其实是在东方文明哺育之下才产生的,特别是中国文明。

不过,王祯农书当中的水力大纺车只能纺麻不能纺棉。不少人觉得当时中国根本也无法把水转大纺车改良为可仿棉花的纺车。若果真如他所说,那么中国的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不应该算人,应该是个顶个的猪头三才对。

其实,把纺麻车改进为纺棉车确实有技术门槛,但是这个门槛很低,根本就不困难。

李存真这个时候拿出《王祯农书》其实就是为的这个事。改进技术,使之可以纺棉。

李存真说道:“这里面记载了一种水转大纺车,可以用来纺麻,现在我需要有人把这个车给我改进为能够纺棉花的。”

韩瑾瑜赶快接过书来翻看,魏春城也凑到了跟前。两个一起查看,指指点点。李存真笑了笑,命李光地把他准备的图画拿出来,是三尺见方的大纸,上面绘制的正是“水转大纺车”。分发给众人,一人一份。

陈显祖看着手中的图画十分不解地问道:“殿下,这个东西你要用他来纺棉花?”

“对啊!有什么问题吗?”李存真说道,“我不是颁布过专利法和机器法吗?谁要是能把这个东西给我改成纺棉的我就给他一万两。”

“一万两?”魏春城突然大叫一声,赶快又捂住自己的嘴巴。

李存真看了看他笑着说道:“我给钱!一万两,也就是壹佰万元。大家回去琢磨,然后常琨把这个事情给我散播出去。天下人都有机会可得之。”

“是!”

姚启圣问道:“殿下,现在江南织造局采用的是手摇纺车,五个时辰大概能纺出四两纱,最熟练的织工一天能做出长三尺宽一尺的布匹。”

“对啊!”李存真说道,“姚公,你可真是个人才,这事情记得这么准。”

“殿下,这不是很好吗?难道这还不够吗?”姚启圣问。

“不够!远远不够!”李存真说道,“效率低,质量差,怎么去和别人竞争?价格和质量都玩不过人家,注定要成为倾销对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