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干就干,技术骨干全部过来,尝试着去解决问题。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五十万不少,但是,想赚这五十万,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赵晓峰陪着大家,到了现在,却一点进展都没有。
赵晓峰让人出去买了吃的,这地方,外卖叫不到,毕竟买这块地的时候,图的就是便宜。
食堂的师傅,早就下班了。
还不知道要搞到几点钟,问题不解决,赵晓峰也不打算离开。
一方面是被外国厂家卡脖子,另外一方面是交期的延误。
就算回家去了,他也睡不着。
当初进这些机器的时候,赵晓峰是亲自拍板的,花了这么多钱,总不能让机器就这么停下来吧!吃的买来了,大家一边吃,一边商量对策。
尽管很累,但是大家的积极性还是很高。
“我倒有个办法。”技术科长说道。
“什么办法?”赵晓峰问道。
“装设备的时候,我留了个心眼,一直让设备科的人参与,调试的时候,有台机器出现了问题,当时有个设备科的老师傅,跟着外国专家把机器拆开了,机器重新安装好,问题就解决了。”
赵晓峰听到技术科长这么说,马上明白过来了。
“你的意思是把机器拆开,我们研究清楚内部的结构。”
“没错,在机器外面,根本不知道内部的情况,就算我们再研究,也不知道哪里出现了问题。”技术科长点点头说道。
“机器拆开了,就没有保修了,我们不能冒这个风险。”
“就算拆开了,内部的太过于精密,我们也未必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我看过图纸,内部非常的复杂,可行性和操作性都很低。”
大家七嘴八舌,几乎一边倒的都不同意拆机器。
赵晓峰看了技术科长一眼,这家伙的点子,确实很大胆。
这是一个解决的办法,但是也是要冒很大风险的。
“这样吧!我们拆一台机器,其他的不动,就算是不能保修,也是这一台机器不能保修。”赵晓峰当即拍板,拆!
老板发话了,大家还有什么好说的。
车间主任打电话,把参加设备组装的几位设备科人员,全部都叫了过来。
连夜拆机器,到了天快亮的时候,外壳打开了,内部的情况,一目了然。
接下来,就是要拆内部的零件了。
这可是难度很大的事情,当初组装的时候,都是把组装好的零件,直接装上去的。
现在拆的可是零件,没人敢动手了。
“我来!”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师傅,主动请缨。
这位老师傅,就是技术科长口中,那个把机器重新组装,解决问题的人。
维修技术好,胆子也大,其实他早就蠢蠢欲动了。
就像喜欢机械的人,总想着把喜欢的东西,拆开了,好好的研究一下。
“他真的行吗?”赵晓峰不无担心的说道。
“你放心,他一定行。”技术科长信心十足的说道。
被外国专家卡脖子的事情,必须彻底的解决。(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