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心眼太多了(1 / 1)

聊天?不聊,光自己一个人说,那叫讲故事,他们说的自己又听不懂,有啥可聊的?女人和孩子们都在船篷的尾部单独用餐,洪涛和泊家、陈家父子坐在船篷当中,算是主桌了吧。他们吃饭也没桌子,就是光着脚坐在船板上,这一点洪涛很痛恨,因为他个子高,所以就得和个大虾米一样,弯着腰,幸好小时候上体校练过几年跪坐,否则吃一顿饭能把腰累断。“小哥读过书?”其他人都没洪涛这么好胃口,他们好像更喜欢吃那些籼米饭,对海鲜之类的兴趣不大,光看着洪涛一个人表演了。陈名恩端起酒碗,看着正和一直螃蟹腿奋战的洪涛,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读过,我在澳洲上过10年学堂,不过我们那边的汉字和这边不太一样,大多数我都能认识,只是连起来,意思不见得理解得对。”洪涛还是无法适应此时的说话习惯,幸好这些疍家人也没有什么讲究,听到有太古怪的词汇,笑一笑了事。“10年学堂!为何不去考取功名,还要来打渔?”陈名恩的酒碗刚放到嘴边,又拿下来了,不可思议的看着洪涛。“在我们那边,上完10年学堂才能找得到比较好的活计干,当官不是靠读书,而是靠大家投票选。这个官不光要会读书识字,还得懂一些专业知识……比如说吧,管理造船的官员,他不光要会读书识字,还得明白造船的大概工序,知道让什么样的匠人到什么岗位上去工作才可以。如果他管理不好,那过两年大家就不用他了,把他选下去,换别人。”洪涛这还是悠着说呢,没敢说自己读了16年书,结果还找不到什么好工作,这已经是考虑到这时候人的接受能力,谁承想10年说的好像也有点多。干脆,将错就错吧,把那个虚无缥缈的澳洲说得再玄乎一点,以后自己万一干出什么比较出格的事情,大家也好理解。“你的阿爷就是我们选出来的乡老,还有这样的地方?那还要官家做什么?”泊福也听懂了洪涛的话,指着陈名恩向洪涛问。“官家?”洪涛没去给他们解释选举的事情,他听到了一个比较有时代代表性的词汇。“就是我宋朝的天子!咱叫他官家。”陈名恩一边说还一边冲着海岸方向抱了抱拳。“不知今年是哪一年?官家是哪一位?”洪涛终于知道自己穿越到了什么朝代,宋朝!可是宋朝分南宋和北宋,还得问问。“戊子年,绍定元年,绍定帝在位,叫什么咱也记不清,都是他赵家人就是了。”陈名恩喝了一大口酒,对这时的朝廷好像不太感冒。“我听说咱宋国正和北边打仗,现在的国都还是东京吗?”洪涛对绍定这个年号一无所知,绍定帝是谁,绍定元年又是哪一年也是推算不出来。他脑子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历史时间,只知道南宋是12世纪初开始的,所以还得问一问。“那都是百年前的事情了,我的祖上就是当年为了躲避金人一路驾舟南下的,和你一样,打算贩卖货物维持生计。但这里的土人不接纳外乡人,话语又不通,无奈之下只得入了疍家,靠大海为生。”陈名恩不光给了洪涛一个模糊的回答,还说出了他的家世,一脸的愁苦,仰脖干了一碗酒。“哦……”洪涛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只能是闷头不说话,同时心里默默盘算了一下。南宋建国百多年,那就该是13世纪初了,离南宋被蒙古人灭亡还有多久呢?这还得算一算。明朝建立应该是在14世纪中叶,元朝只有90多年,这些历史知识洪涛还勉强想的起来。那么做个简单的减法,结果让洪涛也有点郁闷了,好像离崖山之难也没几十年了,看来自己穿越到了一个不太安稳的年代,想混一辈子终老估计够呛。“不怕北人!他们很远,我们有船,只要有海,就可以活!”看到洪涛也闷了头,泊小二拍了拍他的肩膀,又拍了拍船板,用不太流利的汉语,一个词儿一个词儿的鼓励着洪涛。“二哥说得对,大海就是我们的家,谁也占不了它,来,我也敬大家一碗,感谢大家收留我这个外乡人。”洪涛想一想,也是,谁尼玛当皇帝,和自己有半毛钱关系啊,按照自己这点历史知识储备量和性格讲,要真是给扔到临安去,恐怕活不了几天就得被官府抓起来当了细作。生活习惯、说话方式、穿着打扮、一举一动都和别人不一样啊!这玩意短时间内改不过来,甚至一辈子都改不过来。如今误打误撞到疍家族群里,反倒是个好事情,至少他们不会因为自己和他们太不相同,而把自己弄死,这就是个很值得庆祝的事情,不管那个酒难喝不难喝了,来一碗吧!“小哥,你虽然是个外乡人,但咱陈名恩、咱疍家人不哄骗你。原本是想让你进了咱的连排船,做咱个后辈的,可是你读过书,入了疍家就不能上岸谋生了,更断了你的功名,让你愧对祖宗。咱想了想,这件事儿还是不做为好,明日等我亲家过来,咱们给你凑上盘缠,你还是去泉州看看,如果有去往南洋的大海船,你可以跟着他们回去。”大家的情绪刚调整过来,陈名恩又说话了。原本洪涛对这个陈名恩很痛快的收留自己就有点疑问,疍家人是社会底层,很多工作都不能做,连学堂都不让进,这是历代政府为了防止他们不受控制的一种手段,洪涛很清楚,后世里疍家的博物馆里也有这些介绍。但是这个陈名恩当时并没和自己说这些,他很可能就是为了占自己便宜,看上自己这个高高大大的身子骨能干活了。谁家来一个壮劳力,尤其是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谁不高兴啊,而且这个壮劳力只需要管饭还不要工钱,比尼玛雇长工还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