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除奸行动(1 / 1)

第383章 除奸行动1980年5月,在我国第一枚东风即将上天的时候。大忙帮不上的江山同志,决定帮个小忙。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系。看着站在教学楼前正在拍毕业照的师哥师姐,坐在操场上的沃危汉也开始憧憬自己明年的毕业典礼了。“好羡慕他们呀,”沃危汉对身边的同学说道:“我听说这一届毕业生的分配单位都很不错,也不知道明年是个什么情况?”“估计都差不了,”同为大三的同学对沃危汉笑道:“你就更不用担心了,像你这么好的成绩,估计直接就给实习单位留下了。”已经年过30的沃危汉,嘴角一翘:“如果是太一般的单位,我还不稀罕留下呢!”“你不准备服从分配?”“不是不服从,”沃危汉编排了一下顺序:“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想再考一个研究生。”此时尚在念大三的沃危汉同学,不但想继续深造,还在惦记着公费出国留学的机会。如果他不是与江山有缘,一切都将按照上一世的进程去发展:哈医大本科——中科院硕士——中科院研究员——公费出国读博——毕业后抛弃了培养他的中科院研究所——留在国外走上了汉奸的岗位——回国利诱导弹技术专家郭万菌——窃取东风——完。“研究生?你……”就在一旁的同学准备再多问两句的时候,不远处的辅导员冲着这边招了招手。“沃危汉,系主任让你去一趟。”“系主任?”沃危汉赶紧站了起来:“知道是什么事吗?”“好像是你的实习单位落实了。”一听这话,沃危汉双拳一握:“太好了!”就他这专业课第一的优秀成绩,早就该有医院来抢了。……“浦江市统一火柴厂?”系主任的办公桌前,一位年近50的老师以为自己听岔了:“我没听错吧老陆?”“一点没错,”陆主任自己也在苦笑:“沃危汉同学的实习单位就是在浦江。”“不是,”作为一位班主任,宋老师必须得为自己的学生负责:“能去浦江虽然很好,但怎么会是一家火柴厂呢?沃危汉的成绩在我们班就没掉下过前5名。”“他就是第一名也没用,”陆主任敲了敲桌子:“除了浦江的二轻局,国家机械部、旅游局都在向学校要他。三道金牌啊,沃危汉同学是肯定得服从了。“头回听说这种情况的宋老师,惊的睁大了眼睛。“这么多政府机关都来要他?”听着倒挺激动人心的,但班主任很快就意识到一个问题:“可没一个是专业对口的呀?”“跨行业管理在咱们这很奇怪吗?”“不是,”宋老师就奇了怪了:“这仨部门分配的岗位难道都一样?”没说话的陆主任,点了点头。“都是火柴厂?”“这下知道问题有多不简单了吧?”班主任:“我就纳了闷了……”“关于这个问题我也仔细打听过,”系主任还是很负责的:“他们给沃危汉同学的岗位其实是火柴厂的一个研发室,一个专门研究开发新产品的科室,说起来倒也算是专业对口了。”班主任:“……”“而且,”陆主任道:“这家火柴厂是浦江市的出口定点单位,比一般的火柴厂效益都好,进去后拿的工资绝不会低于哈尔滨一院的。”班主任:“可……”就在这时,沃危汉同学兴冲冲的跑了过来:“报告。”“进来吧,”陆主任一瞧是他,慈祥的笑了:“恭喜你呀沃危汉,你是咱们系第一个被用人单位点名要走的同学。”“真的吗主任?”天之骄子沃危汉,一直都认为自己是最棒的:“是哪家医院?”陆主任笑着摇了摇头:“不是医院。”“不是医院,”沃危汉的眼一亮:“难道是科研所?”“差不多吧,”陆主任宣读了通知:“组织上把伱安排到了浦江市的统一火柴厂。”“什么厂?”笑得一脸灿烂的沃危汉,瞬间就僵住了:“火……火柴厂?”“根据通知内容,”稳如泰山的陆主任,表情逐渐严肃:“你要在一周内前往统一火柴厂的研发室报道,同时,你的户口也会一块转过去。”“也就是说,”班主任忽然意识到了一个关键点:“我们班的沃危汉就要变成浦江人了。”“对,没错。”“这可是个好消息啊。”陆主任:“我早说过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岗位。”“可是,”这一会的沃危汉,眼瞧着就要失控了:“我明明读得是医学系,怎么……怎么会被分配去火柴厂呢?”就算是浦江的火柴厂也不行,他的理想可不是当工人老大哥。“沃危汉,”陆主任立马严厉的教育道:“你要搞搞清楚,组织上的一切安排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再说,你是去火柴厂搞新产品研发的,不是下车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在为祖国四化做贡献。怎么?你难道不愿意为四化出一份力?”一听这话,沃危汉赶紧摆了摆手:“我可不是这个意思,原来是去火柴厂搞研发呀,陆老师您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沃危汉可不是冲动的年轻学生,30多岁的人当然清楚不服从分配的后果。退一步想想,一毕业就能去浦江工作倒也不错。只要自己肯努力,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就能调去浦江本地的大医院了……此时的沃危汉还不知道,为了得到他这个人才。从不向组织提要求的江山,不但点名把他调到了浦江。还准备在火柴厂给他安排一个永远都走不掉的保密岗位。总之,轻工局的许沐春对江山这项与时俱进、科研办厂的建议,给与了百分之二百的支持。……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当黄永钰和王世襄被亚洲馆的负责人方闻请走后,扛着机器的江山继续连同组员完成了“明轩”展厅的拍摄工作。接着,趁着今天有拍摄许可在手,马不停蹄的一行人又赶紧在展馆中拉开了架势。《药师经变图》、《照夜白图》、《五代越窑龙纹盘》、《西周青铜柉禁》、《战国绞丝龙形玉佩》……《翠竹双雀图·宋徽宗》、《麦田里的丝柏树·梵高》、《睡莲·莫奈》、《圣母圣子与圣徒·拉斐尔》……忙忙碌碌了一下午,直到傍晚返回酒店的时候,江山才捞着空向黄永钰打听了起来。“永钰叔,下午那位方主任究竟领你们去哪了?”“终于沉不住气了,”咬着烟斗的黄永钰笑了起来:“我还以为你不稀得听呢。”“刚刚不是当着外人嘛,”江山笑道:“这会趁着没外人,您快跟我说说。”听到这,陪着一块进屋的余思归,特满意的笑了起来。华尔道夫的客房里,在外面待了半天的黄永钰、王世襄,这一会舒舒服服的坐在了沙发上。“真要说起来这事还真不能当着外人说,”黄永钰瞧了眼王世襄:“我说得没错吧?”“嗯,”王世襄点了点头:“小江,你听说过王季迁这个人吗?”“王季迁?”江山摇了摇头:“没听说过。”王季迁是谁?收藏界一直有句老话:一入王门,价翻几翻。这个“王”其实有俩,一个是后来居上的王世襄,另一个便是迁居米国的王季迁。如果说,张伯驹成就了故博中国字画的地位。那王季迁则是凭一己之力了,提高了大都会中国字画的世界地位。在迁居国外之前,家大业大的王季迁就不是一般人家能比得了的。电视剧《橘子红了》里的宅院,就是借用了王家的一处老宅。“我就这么跟你说吧,”黄永钰道:“他和徐邦达当年拜的是同一位鉴画老师,其眼力一点不在徐半尺之下。”“是嘛,”关于这点,江山倒是听过一些:“但这和你们有什么关系,难道方主任请你们帮忙鉴定的画是王季迁的?”“他自己不就是鉴画大师嘛,”余思归听不懂了:“怎么还用你们帮忙。”“呵,枣子读书 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