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寻找答案(2 / 2)

打死的鸟,天热得回去立刻先处理一下,不当天吃掉的话,最好是清理好后,切成块过水,然后想办法挂在水缸水面上方。水面上方有凉气能让食物不那么容易变质。要是想保存的长久点,那就直接烤熟烟熏就能多放几天。

罗成把鸟带回家,算又是给赵倩一个惊喜,以前就算是在娘家,家里也很难得吃肉。当然了,罗成也没告诉赵倩,如果是以前,这鸟别看肉不算多,也是拿去黑市换粮食的。小兔子和老鼠之类的,抓到才直接吃了的。

这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晚上罗成自然没放过赵倩,哪怕她告诉罗成,白天其实走路就有些不舒服。罗成也是心疼赵倩,一开始就说在外面蹭蹭~~~然后~(问题来了,到底有没有哪个男人真的能做到只是蹭蹭的)。

~~

“这他娘的竟然不适应了。”

罗成醒来,又是在未来时空了,这才一天而已,醒来发现媳妇不在身边,竟然就想念一醒来就有女人抱的感觉。

寻找到床头边的手机,罗成需要仔细查看一下到底什么原因导致集体食堂一年就坚持不下去的。

这按照他看来,土地乡村集体化,能持续二十多年,肯定说明比现在个人种粮要强才对。这比个人强,就说明粮食的产量肯定是按照计划增长了的。

粮食产量增加,集体食堂却只坚持了一年,罗成的文化程度和见识面理解不了这个问题,但在未来时空手机不是可以查到历史嘛,想了解还不简单。

有了针对性的查找,罗成很快的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信息量很大,有直观的和客观的。

首先是说全国建立了几百万个食堂,实现了吃饭上面的平等,大家吃喝都一样。但有些地方山区的,一个村的人都不多,还户与户之间间隔很远,说来一次食堂吃饭要走很久,有些不愿意走,因为走回去后肚子又饿了。

对于后面的说法,罗成一开始不苟同的,开玩笑,有饭吃还嫌远。要知道大家种地一天那么辛苦不也就为了一口吃的嘛,走路难道还比种地辛苦不成。

可看了后面其他很多信息,发现都隐隐牵扯到了另外一个事件。

比如公共食堂一开始大家都吃的很开心,吃的饱。但这是建立在粮食大丰收的情况下,大家吃的其实还是自己种的粮食。集体种粮,的确也更加的合理化,毕竟真的很多人没生产工具,别说有没有牛耕地,就连锄头铲锹都不一定大家都有。

可公社成立后,大家集体辛苦劳作,粮食还是减产了,甚至有很多地方颗粒无收。这跟大家勤劳不勤劳,有没有工具无关。而是出现了天灾,在手机查找的资料显示,其实罗成的年代现在已经在东北一些地区出现了干旱,已经减产了。

(昨天月票很少,可能榨干了,感谢隔壁泰迪王,大猫是猞猁呀,为毛名字哪么长,wwedd,我没树枝,书友6197,啃书大神,大眼瞪小眼眼,邹大官人的月票。

推荐票也少了,打赏直接没有了。打赏加更都没效果了,好可怜呀~~~。努力,后面情节加快了,快要去市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