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七零年代绿茶知青(44)(1 / 2)

第157章 七零年代绿茶知青(44)

总医院这次借用学校食堂,免费为考生提供一人份的饭菜,两荤两素有主食有汤水,不少人吃着带荤腥的饭菜,眼里含着泪,这才是他们向往的日子呀。

吃过饭后,众人也没有走远,就在教室走廊里继续拿着书默默地背着。

八月份的热已经让人适应,浮躁成了自然,可是他们在经历过下乡辛苦的劳作、返城期盼一次次地落空。

他们从没有想过自己竟然还有一天能够再次走进教室,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上。

池芸儿坐在办公室中,翻看着每个人的报名资料。

其实资料很简单,三套过分数线的测试卷、公社开具的证明和举荐信、户籍复印件等,以及他们手填的信息表。

信息表里除了他们的基本信息和照片外,有几道主观问题,像是对工作的期待、支持学习生活奋斗下去的动力等。

大家伙对招工考试十分重视,认真地进行填写,全是下乡这些年积攒掏心窝的话。

甚至还有人写得太多,写到了后面,跟一部家庭伦理剧似的。

其实下乡的很多人都是家里中间的那一拨孩子。

上面有哥哥姐姐,可以接替父母的班,下面的弟弟妹妹还在念书,可是在弟弟妹妹从学校毕业出来之前,家里也都会帮着安排好了。

所有的资源和钱财,都服务于兄弟姐妹,只有下乡的他们,刚开始还能被家人念上一句,时间久了就成为多余的存在。

家里人不为他们找门路,他们如何返城?

哪怕户口能够迁回来,一家人也早就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模样。

哥哥有了嫂子和孩子,父母不再是家里当权人,弟弟妹妹长大有了自己的圈子,而从乡下回来带着一身土腥气的他们,与这个家显得格格不入!

别说在家里常住了,他们就是平时逢年过节,高兴地请假回家,打地铺不说,还得看嫂子的脸色……

别人不疼爱自己,他们自己来,一定要找个好工作,堂堂正正地回来,扬眉吐气地过上比那些冷漠刻薄的家人更好的日子!

池芸儿忍不住轻笑着低声道:“如你们所愿……”

下午两点就开始考试,先是三小时的数学和理综,中间休息半个小时,然后再是一个小时的外语。

考试难度跟高中联考得差不多,科目也是如此,池芸儿想着,哪怕半数多的知青落榜了,但他们有个努力的方向,一年后可以充分迎战高考了!

考了一天,大家伙出来教室都有些头重脚轻,心里忐忑不已,恐怕在出成绩之前,他们没心情做其他的事情了。

徐成芳已经听池芸儿安排完后,拎着喇叭领着四位小干事带着大家,浩浩荡荡步行回到总医院。

总医院的商业街是没建设好,但是招待所改造完毕了,正好让外地的知青们暂时入住,直到成绩出来。

原来五层的办公楼,现在一半是职工宿舍,一半改成了招待所。

这招待所有不少规格,像是单人间、标间、三人间、四人间、六人间、八人间,以及大通铺!

总而言之,别看需要入住的知青有七八百人,招待所照样能够盛得下。

这徐副主任已经当得有模有样了。

她拿着喇叭走在前面,让大家伙不要说话,安静地排队跟上。

从总医院南大门进去后,右拐走了十来分钟才在一个小操场停下来。

“请同志们先按照男女性别分开,男同志站在东面,女同志站在西面。每三十名同志为一列站好……”

众人纷纷紧闭着嘴巴,迈腿排好队,站了足足二十八列!

徐副主任点点头,握着喇叭道:“我代表咱们京都总医院的同志们,欢迎大家报考咱们医院的职工岗位,虽然你们属于编外人事,但是工资福利一样不差,甚至还会有丰厚的奖励可拿……”

“一路走来,你们看到我们总医院外面一圈的铺子了吧?那就是你们中三分之一的同志们,未来的战场。”

“对了,你们身后的办公大楼,现在改造成招待所。你们中的某些同志,会在这里工作……”

听到徐成芳的话,众人内心火热地瞧着。

他们都能想象到以后上班的日子了,那股子紧张忐忑几乎要让人连呼吸都不敢太放肆!

“这两天辛苦大家,又是赶路又是考试的,回去好好休息。”

“食堂明天会提供两顿饭菜,大家伙凭借着手里的准考证进行领取。考试成绩将会在明天下午,张贴在招待所下面的公告栏里,医院四面墙周遭的公告栏也会各贴一份的。”

“不管大家能否被录取,都要记得,命运从来不会遗漏勤奋的人。”

“你们一步领先,往后也将步步于人前……”

徐成芳将平日里池芸儿灌输的鸡汤,挑选了自己感慨最多、动劲最足的几句,转赠给大家伙。

她很明白池芸儿的意思,往后的岗位不会太多,但是国家发展越来越好,不学习就是被人给赶超甩下。

希望大家能够明白芸芸和医院的用心。

下乡知青真的是一群特别优秀,又特别吃苦耐劳的一群同志们。

他们不该因为早出生几年,或者晚出生几年,而让一辈子都输在停滞不动的体力劳动中。

他们其中很多都是班里成绩优秀的学生,凭借着一腔热血主动下乡支援乡村建设。但是现实和理想差距太大,谁也没想到自己一身所学没有可以用的地方。

知青们什么都不差,就缺少一个机会,一个起跳的平台!

池芸儿就是想要,借助着京都总医院的名号,来让所有知青们都投入到学习中,静候飞跃的时刻。

池芸儿知道知青们的时间宝贵,来回一趟太不容易了。

所以她提前就组织还在暑假中的高中、初中和小学老师,一起参与到这次批改试卷中。

除了主观题外,其余答案是固定的,各个年级各个科目的老师都能帮着批改,只要足够细心就行。

老师们都是学校友情推荐过来的优秀教师,他们也很热心乐意为知青们服务,恨不能眼睛一眨不眨,谨慎再谨慎,生怕自己的一个马虎,耽搁一位优秀的同志工作的机会。

上午试卷一收起来,早早吃过饭的老师们就已经开始忙着批改了。

一天三顿工作餐、上下各一份冷饮,还每天给十块钱的补贴,这样的志愿服务不香嘛?

老师们熬夜批改,第二天天蒙蒙亮又赶来继续伏案忙碌。

第二天八点半的时候,所有试卷都批改完,开始誊写分数进行汇总排名了。

下午两点,真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知了还在撕心裂肺地鸣叫,燃烧着不多的生命。

医院四面墙和招待所下的公告栏中,都张贴了十多张成绩单!

所有知青早早就候在每个公告栏旁等着了,这会儿心跳动得剧烈,想看又不敢看,好多女同志都捂着眼睛,身体却还很诚实、不甘地往跟前凑。

成绩单十分详细,有考生的名字、准考证编号、籍贯、下乡公社名字、各科成绩以及排名,然后是总分和排名!

每一个数据,都是经过三五个人进行核查检验的,出错的几率很小。

这么多知青都在看,渐渐地大家伙带着破釜沉舟的架势,开始在密密麻麻的汉字中,寻找自己的名字。

“第一名郑谦伟是谁?啊,第三名竟然是胡彬路,我们下乡那个大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