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李朝立国前,正逢着现国因天灾人祸后大乱,动荡了十余年,国不成国,李容治和谢昭将军亲手平定的天下在百年之后即将坍塌。李鸿祯天赋异禀,身有才能,仗着是现国皇室后裔的一个旁支,招兵买马,东讨西伐,用十年平定动荡,新立李朝,自称新帝。</p>
他那把九龙绕身的剑,随着他南征北战,平复多场战乱,在史书记载、民间传说中颇具传奇色彩,都说那剑存着谢昭将军的神力,出鞘时有剑气如虹,能叫山河共鸣,能召唤阴鬼,能叫世间万物臣服听令。</p>
那把剑原先一直供奉在太庙中,太庙供奉着李鸿祯及历代李皇的灵位,对李氏皇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p>
十六年前,太庙有一场腥风血雨,也不知是故意挑的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还是正巧逢上了那样一个日子。当夜里雷电交加,守太庙的朝堂军和恰逢那日去往太庙思亲的先帝因这场风雨被困太庙之中。</p>
至夜深,有人领兵,将太庙围着封了起来,人数还不少。风雨太大,外头的灯火根本没法点燃,这些人摸黑到各处,将守在外头的朝堂兵一一击杀,短短一夜,血流成河,混着血的雨水顺着太庙的阶梯往山脚流淌,被血水一路染过的花树直至如今还会开出带血色的花。</p>
当天伴驾的是左骁卫,因先帝莅临太庙,朝堂兵已经加强守卫,增至五千人,因此当天左骁卫便只去了五百人。</p>
来的人多,轻轻松松压制太庙里头的朝堂军和左骁卫,借着风雨的声势和暗夜的黑杀人。等到太庙里头有人察觉不对,守在外围及太庙广场上的朝堂兵早就被杀尽了,连左骁卫都只余下二百名。</p>
两百个骁卫边战边退,将先帝护卫到太庙宗殿之中,紧闭门窗,严防死守最后一条防线。但外头毕竟人多,一呐喊起来,声势、气势远远胜过里头的人,搅闹得里头的人人心惶惶,陪着先帝摆驾太庙思亲的几个妃子怕得嘤嘤哭起来,嘴上虽然不敢说,心里也知道自己必定是要死在今日了。</p>
先帝震怒,心头想了一圈,想不出是哪个人胆敢这般起事,竟想刺杀他,但那段时日恰逢几个皇子之前的夺嫡白热化,种种矛盾都摆上了台面,先帝便笃定定是除了太子之外的哪位皇子行的事。</p>
几个陪同的大臣在这乱势之中吵嚷了一阵,各自为自己拥护的皇子说话,栽赃对方的皇子。</p>
雷声隆隆,雨声阵阵,外头的喊打喊杀声振聋发聩,叫人心惊。冷箭和刀枪不断从太庙门上的缝隙里被投射进来,左骁卫和大臣、妃子们搭起人墙,将先帝围着护在其中,但被围困宗殿之中,也出不去求援,且看这攻势,竟是打算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将宗殿里头的人赶尽杀绝。</p>
先帝手持的就是李太祖李鸿祯的那柄九龙剑,剑被奉在宗殿最重要的位置,日日有人擦拭、保养,至先帝将它出鞘的时候,它仍旧像李鸿祯当年所用的时候一样锋利,剑身在殿中被风吹得微弱且飘摇的灯火映射下,微微闪着七彩的光,当得起“剑气如虹”一词。</p>
双拳难敌四手,再如何坚持,等到了五更将近天亮的时候,宗殿里的二百余人再也敌不过外头的近万兵,宗殿的门终于还是被外头的人攻破。</p>
门一打开,灌进来的风雨先将里头的灯笼、烛台全数吹灭,天上又无月,一片乌漆嘛黑,雷光只能照亮殿外的人,里头的人只看得外头的人穿着黑漆漆的军甲,用黑布蒙着脸面,竟分辨不出来是哪里的人,是哪位皇子手里的兵。</p>
又或许是先帝命不该绝在那夜,也或许是手中的九龙宝剑真有谢昭将军的神力,能召唤阴鬼。先帝持剑斩杀几个突破重围,朝他去的反贼的时候,以剑指天,怒喝一声,恰那时候,天上一个大雷劈下,竟将太庙宗殿的屋顶给击破,破出一个大洞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