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终于在三月底班师回朝。
拔营整队,带着战胜品,大军往京城进发。
封震北和邬二郎并马而骑,看着身边气宇轩昂意气风发的年轻大将,镇国公很是慨叹。
“经此一战,大凉和大蒙低头,终于能安定一阵,国境周边再无人敢欺我大昭。邬顺,你很了不起,是我大昭之幸啊!”
提着虎头枪雄跨马背的邬二郎,并不居功:“镇国公过誉,击退大凉和大蒙两国进犯,是大昭所有军中儿郎共同努力,不是邬顺个人之功。”
“哈哈哈!”封震北欢快大笑,“好你个邬顺,果然不同凡响!立了如此大功,还谦虚至此。
不过不用惶恐赞誉,回到京中,您会听到更多赞美之词,若是你能一直保持清醒,未来仕途官道定然平平稳稳。”
邬二郎明白镇国公的意思。
在成阳关的之时,他就有所提防。
有些意味不明的信件夹在公文中,都是些他不认识的官员来信。
示好意图他懂,对朝堂之事他虽然一窍不通,但是对人性却多少知道一些。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他一概没搭理,只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
现在镇国公隐晦的提醒他,他更是提高了警惕。
打仗他现在很熟练,但是混官场,他是生手。
纵观历史有不少名将都不是死于沙场,而是死在朝堂争斗。
邬二郎一开始就抱着不偏不倚,谁做皇帝就忠于谁的想法。
其他的任何招揽示好,他权当不晓得。
镇国公应该是知道些什么,所以才会出言提醒他。
邬二郎神色坦荡的说道:“邬顺得圣上和镇国公信任,才能出人头地,不敢张狂。”(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