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凛是腊月初八回的家。
在家里窝了大半个月,年节一天天挨近。
她很少联系杨谦南。想知道他的动向很容易,只要关注应朝禹的Facebook就行。她特地买了个VPN,每天定时刷新。越过应朝禹那张祸国殃民的脸,再越过几个姑娘蜘蛛丝一样的睫毛,无论光线多暗霓虹多闪,她准能在角落里一眼发现杨谦南。
然后掐准时间,在他独自归家的路上,装作不经意般给他发:“我把茉莉茶孝敬我妈了。她说味道很好。”
杨谦南要隔很久才回她,问在家里待得好吗。
温凛说:“挺好的,就是有点想你。”
隔着屏幕都能看见,他一定笑了一下,说:“那年后早点回来。”
好啊。
温凛平平淡淡地答应,跟他道晚安。
10年初,大年初一恰好是二月十四。
情人节。
除夕那天下午,母亲郁秀载着全家,去乡下外婆家过年。
温凛生在苏州,外婆早年唱过评弹,算是个小文艺世家,但到她们这一辈,已经看不见当年光景。母亲一进屋就和几个姨娘凑了一桌麻将,父亲进灶房处理硬菜。几个亲戚坐在条凳上剥豆角,烟雾袅袅,分不清是炊烟还是尼古丁。
一大家子人。
温凛想挑个地方坐,一眼相中了她家小侄女。那是她表姐家女儿,在上海读初中,拿着个掌机在玩口袋妖怪。温凛礼貌地凑过去,指着一只绿色树精问:“这只叫什么呀?”
“这是木木枭的进化体,叫狙射树枭。”
“厉害吗?”
“还可以吧。”
打麻将的大表姐闻声看过来:“琅琅你别成天打游戏,多跟你小姑姑学学。数学写完了伐?趁今天在奶奶家,让你小姑姑教教你,人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数学天天考满分噢。”
小侄女被念得把掌机一收,踢踢踏踏到楼上看电视去了。
温凛僵着嘴角,坐在原地。
郁秀在牌桌上会心地笑,关心她:“你也别在这坐着,上去和琅琅一起看电视呀。”
她点点头,却有点心不在焉。
这个年纪多少有些尴尬。早就没资格和琅琅抢电视遥控板,又没法参与中年话题,厨房人甚至太多了,一进去就会被友善地赶出来:“凛凛你去看电视!豆角用不着你剥!琅琅不是在上面吗?你去陪陪她呀!”
温凛哭笑不得。
姑妈们几年见一次,大约还没意识到她已经在读大学。
于是她只能去上网。
应朝禹的主页没更新,一年到头难得动静全无,大约也去过年了。她从过往照片里看见张他打麻将的图。那副麻将她摸过,背面镀银,材质却很轻,是他特别定做的。不像郁秀她们打的这种,蓝色绿色的底,掂上去很有分量。
天色渐渐黑了,吃过晚饭,分别一年的亲朋们搁下碗筷,有说不完的家里长短,鸡毛蒜皮,欢声笑语。温凛拉着琅琅,从那两大张饭桌里挤出来。
“想出去走走吗?”
小姑娘欢呼雀跃:“好呀!”
苏州乡下景致很好,左手是远山眉黛,右手是半亩风荷。
可惜是冬天,满溪荷叶枯黄,像枯败的芦苇荡。
又幸好是冬天,一道长桥卧在夜色里,头顶一步一盏烟花。
红的绿的,映黑瓦白墙。
温凛拿出手机,照了好几张。琅琅穿着羽绒服,拿袖子捂住耳朵:“小姑,我们去哪呀?”
“随便走走。”温凛说,“觉得冷吗?冷就回去吧。”
小姑娘双颊冻得通通红,说:“我不回去!我一回去,我妈又该催我写作业了!”
她们找了个桥栏靠着。
温凛回复着几条新年祝福短信。自从那天一起进过局子,顾璃和她更亲近了,连祝福短信都是精心编辑的,一看就不是群发,虽然也不过是祝她变美变好看变漂亮,年年拿第一,且能找到如意郎君。温凛给她回:“谢谢,你也是。”
琅琅趴在桥栏上,观察水面。
“小姑,北京好玩吗?”
好玩吗。整肃的城区街道,大同小异的明清园林。
温凛答不出来。“琅琅想考去北京?”
“也没有。”琅琅吊在栏杆上,小腿一勾一勾,“下学期我妈妈想送我去北京学表演。她想让你到时候照顾我,所以才讨好你的。”
小女孩又天真,又耿直。
温凛笑了声,不置可否:“你喜欢表演?”
“那哪能啊——”琅琅皱着眉苦大仇深,“那我学习又不好,又没什么特长,除了学表演也没其他好弄了。要么花钱出国,她又不舍得的咯。我们家一看就没钱!”
温凛想说学表演也挺花钱的,但被她逗笑了,好一会儿都停不下来。
琅琅心有余悸地睨了她一眼:“你们从小数学考满分的人,是不懂柴米贵的。”
温凛摸摸她的头,眼睛笑成一条线:“你还挺有文化的,知道什么叫柴米贵。”
过了好一会儿,琅琅看上去冻得不行了。
“回去吧。”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