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山谷里,大量周兵正在行军,因为地势狭窄,所以行军队伍宛若长蛇,在被秋风吹黄的山路之中蜿蜒前行。这些周兵之中,很大一部分的装扮与寻常周兵有所不同,虽然同样身着黑色戎服,却带着样式有些怪的兜鍪,脚上穿着草鞋而不是布鞋。他们背着藤牌、短矛,腰佩样式略微奇怪的佩刀,走在崎岖山路上如履平地,时不时离开山路,走在一旁的坡地上,行军速度丝毫不减。其他士兵见着这些兵“不走寻常路”,佩服得很。道路旁,正用望远镜观察两侧山林的新军中尉苏定方,心里总觉得这地方太过危险:军队如长蛇般在山谷里行进,万一有伏兵堵住两头或者拦腰截断...他收回思绪,看看从身边经过的别样士兵,信心很快便恢复了。苏定方在南中“实习时”,跟随这些兵转战无数山林之中,所以知道即便中途遇伏,士兵们也不会方寸大乱,因为擅长山地作战的士兵,战斗经验丰富、个人技艺过硬,能够承受重大伤亡而不崩溃。山地作战,战法和平原地区不同,山区道路狭小、崎岖,兵力难以施展,故而战斗多以小股队伍分散交锋进行,数万人排列成阵的大决战很少见。道理很简单,山区难得有大片平地,兵再多,施展不开又有何用?对此,苏定方颇为有感触,他在南中的所见所闻,都说明了山地战的不同之处,少数精锐只要布置得当,完全可以实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局面。高句丽国境东北部有绵延群山,城池依山而建,易守难攻,以山城、地势为依仗的高句丽军队,在山区有足够的勇气和进攻的周军进行消耗战。所以周军要想在群山之中长期作战、一一拔除这些钉子,要么耗时,要么得填入大量人命,但周军并不想为此白白牺牲士兵,故而有了应对之策。大军出征时,就有擅长山地作战的队伍出击,现在,正在山谷里行军的队伍,过半都是这样的“山地军”。周国的“山地军”,最初源于天子潜邸时,追随天子征战的大别山山蛮,这些捕奴队出身的蛮兵,在山林间行走如飞,装备精良,所以屡立战功,号称“爬山虎”。“爬山虎”参与了十余年前的东征之役,这些年来规模未见缩小,反倒愈发庞大,原因就是朝廷经营南中、黔中等地,吸纳了越来越多的捕奴队好手,以及大量骁勇善战的山民。以南中为例,当年汉末天下三分,蜀汉平定南中叛乱后,以南中山民组建了一支“无当飞军”,这支军队尤其擅长山林作战,屡立奇功。现在,待得朝廷平定南中、大力经营,也吸纳许多善战部落的部民,组建出一支支擅长山地(林)作战的特殊部队,协助官军清剿各地不服号令的山蛮。这些新队伍,和既有的“爬山虎”糅合,又装备各类新式武骑和装备,并且针对性的进行山地作战强化训练,所以成为周国官军序列之中最擅长山地战的队伍。编制内的人数近十万,但却不需要朝廷发多少军饷,因为士兵们的收入基本上全靠“外快”。军队在南中、黔中,蜀地、岭南的绵延群山之中连年征战,捕捉生口,所获颇丰。士兵们基本上都不需要靠军饷来养家,因为攻城破寨所得战利品更多,抢来的生口,要么卖掉,要么留用,所以许多出身贫困的士兵,在军中征战数年后,若没死,基本上都过上好日子了。有人带着一身伤疤离开军伍,来到中原州县定居,过上平淡、富足的生活,又有同样生活困苦的部民、山民加入进来,随军奋战在山林之中。不断战斗的队伍,将士们的实战经验丰富,作战技能很强。加上朝廷对“山地军”实行灵活的奖惩制度,极大鼓舞了士气,所以士兵的求战**很强。对于周边蛮夷而言,这样的军队宛如恶狼,但对于朝廷而言,这样的军队,是忠心耿耿的狗。这样特别的军队,此次随军攻打高句丽,即便远在异国他乡,但绵延群山在军中将士看起来,和南中、岭南的群山也没什么不同。这里的气候相对还好许多,没有什么烟瘴之气,无非就是冬天会下雪。但己方装备精良,虽然士兵们行走山地穿不惯厚底布鞋,但真要冷得脚受不了,穿棉靴作战还是没问题的。“苏中尉,有什么问题么?”苏定方闻言望去,却见一名将领从旁经过,他赶紧收起千里镜,回答:“将军,这里地势险要,万一有伏兵....”“很有可能,这地方的形势太险要了。”那留着短发的将领点点头,看着四周,又说:“但是有时候,明知山有虎,也得往虎山行。”说完,他笑笑:“放心,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我们只管赶路即可。”待其离开,苏定方招呼部下继续前进,他依旧边走边琢磨此处地形。如果是他做敌军将领,必然要在这里设伏,最好的办法是用落石将队伍拦腰截断,使之首尾不能相顾。然后将事前准备的大量易燃之物扔下山,再用火矢点燃,或者直接用车辆装着易燃之物并点燃,然后推下山,让其顺着山坡冲到底部。从山坡冲下来的“火车”很难阻挡,即便撞到树木,也会将其点燃,大量浓烟随后冒出来,足以让遇伏军队苦不堪言。己方不需要派兵近战,只凭火攻,就能把遇伏的军队烧得欲仙欲死,等大火烧得差不多了,再派兵打扫战场即可。思来想去,苏定方又琢磨起己方一旦遇伏,对方就这么用火攻,那该如何应对你?好像有很多应对的办法嘛....当火器装备军队,战法也有了许多变化,如今的周军和已知的许多军队截然不同,苏定方作为其中一员,信心是很足的。埋伏?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士气高涨的军队遇到埋伏,也一样能打胜仗!@R